高校招生考试网 -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平台。提供高招咨询、院校招生计划、志愿、复习、专业、分数线等服务!  微信 微博 

高校招生考试网|高考信息门户网站-高校招生考试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 首页

  • 高考要闻

    • 高考动态
    • 高考政策
  • 招生简章

  • 高考志愿

    • 志愿报考指导
    • 加分政策
    • 专业与就业
    • 高考大纲
  • 民办高校

  • 独立学院

  • 高职高专

  • 中外合作

  • 军事院校

  • 艺术院校

  • 高考复习

    • 高考语文
    • 高考数学
    • 高考英语
    • 高考物理
    • 高考化学
    • 高考生物
    • 高考政治
    • 高考历史
    • 高考地理
    • 高考经验
  • 高考家长圈

    • 营养健康
    • 考生心理
    • 家有考生
    • 高考故事
  • 地方分站

    • 北京分站
    • 天津分站
    • 河北分站
    • 山西分站
    • 内蒙古分站
    • 辽宁分站
    • 吉林分站
    • 黑龙江分站
    • 上海分站
    • 江苏分站
    • 浙江分站
    • 安徽分站
    • 福建分站
    • 江西分站
    • 山东分站
    • 河南分站
    • 湖北分站
    • 湖南分站
    • 广东分站
    • 广西分站
    • 海南分站
    • 重庆分站
    • 四川分站
    • 贵州分站
    • 云南分站
    • 西藏分站
    • 陕西分站
    • 甘肃分站
    • 青海分站
    • 宁夏分站
    • 新疆分站
    • 华北地区
当前位置:  > 招生简章 > 西安工商学院2021年招生章程
微信二维码

热点排行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3年湖南历史类(本科批)招生计划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3年湖南历史类(国家专项)招生计划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3年湖南物理类(国家专项)招生计划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3年湖南物理类(本科批)招生计划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3年湖南物理类(提前批)招生计划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3年湖南高校专项招生计划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3年湖南预科招生计划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3年湖北预科招生计划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3年湖北高校专项招生计划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3年湖北物理类(提前批)招生计划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3年湖北物理类(本科批)招生计划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3年湖北物理类(国家专项)招生计划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3年湖北历史类(国家专项)招生计划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3年湖北历史类(本科批)招生计划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3年湖北历史类(提前批)招生计划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3年河南高校专项招生计划

西安工商学院2021年招生章程

作者:高校招生考试网     所属栏目:招生简章     时间:2021-09-2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学校名称:西安工商学院(国标代码:13682)

第二条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鹿祥路1235号

第三条  办学类型: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第四条  办学层次:全日制普通本科、高职(专科)

第五条  本章程适用于西安工商学院国家计划内普通高校本科、高职(专科)。

第六条  西安工商学院招生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七条  西安工商学院招生就业处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学校招生日常工作。学校不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承担招生工作。

 

第二章 学校简介

第八条

西安工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位于八水绕长安的渭水之滨西安市高陵区,毗邻著名历史文化景区“泾渭分明”,校园传承关学文化余韵,深受长安八水滋养。学校周边商贸发达,交通便利,即将建成开通的地铁十号线直达校区。校园配套设施完善,教育教学成果丰硕,拥有一支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聘请了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海内外专家学者,是莘莘学子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的理想家园。

学校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新型工商学院。重点发展“商科、电子信息、设计与创意、人文”四大专业群,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国际视野、商业策划、创意设计、技术技能”等一定跨界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现有信息与工程学院、商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集成电路技术(高职)等专业;商学院设有会计学、金融科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跨境电子商务(高职)等专业;设计与创意学院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广告学、工程造价、播音与主持(高职)、摄影摄像技术(高职)、广告艺术设计(高职)等专业;通识教育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网络与新媒体、网络新闻与传播(高职)等专业。软件工程专业获批2020年“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务管理、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校坚持“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发展战略,注重打造“平安校园、生态校园和智慧校园”。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依托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国际教育平台,开展本硕直通和微留学,建立“海外课堂”实践基地,帮助和引领青年学生开阔国际视野,提升沟通能力与综合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牵手世界名校。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九条

招生计划及专业详见各省考试院(招办)公布的西安工商学院2021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学校预留计划不超过1%作为机动指标,主要用于调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报考我校上线生源不平衡问题。

 

第四章 录取

第十条  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管理部门统一组织下进行,严格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考试院(招办)监督”的原则开展新生录取工作。

第十一条  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规定确定调档比例。

第十二条  学校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投档原则接收考生电子档案,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同时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政策性加分,按照加分后的投档成绩进行录取。

第十三条  优先满足考生第一专业志愿。考生分数相同时将根据单科成绩择优录取。理工类成绩比较顺序为理科数学、语文、外语;文史类成绩比较顺序为文科语文、数学、外语。

第十四条  当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但服从专业调剂者,学校将根据其他专业录取情况进行专业调剂;对填报的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且又不服从专业调剂者,予以退档处理。为最大限度满足考生专业报考意愿,建议考生在录取期间保持预留电话通讯畅通。

第十五条  各专业男、女生均可报名,比例不限。

第十六条  艺术类专业成绩认定及录取原则:

1、本科艺术类专业成绩认定及录取原则:

(1)陕西省播音编导类考生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规则为考生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课成绩均合格的基础上,按高考文化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文化课成绩相同时按专业课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

(2)专业成绩使用统(联)考成绩的省份,认可生源省份投档规则,在投档生源范围内按照专业统(联)考成绩排序择优录取。如果投档成绩是综合分,则按综合分排序择优录取;专业课成绩相同时,按照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3)专业成绩使用校考成绩的省份相关专业,考生需参加我校组织的艺术类专业课考试,专业课成绩合格,按校考专业课成绩排序择优录取;专业课成绩相同时,按照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在专业课成绩和文化课成绩都相同的情况下,依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的单科成绩排名。

(4)对于使用我校校考成绩进行录取的艺术类专业,优先录取具有校考合格成绩的考生;在录取计划未完成时,优先使用相近专业的省级联(统)考成绩择优录取;如果计划仍未完成,则承认其他本科院校相近专业的校考合格成绩,按照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

(5)考生生源地未组织统考或联考的专业,专业课成绩认可考生参加其他本科院校组织的相同专业的校考合格成绩,专业课成绩合格,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当地艺术类专业本科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按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若考生文化课成绩相同,将根据专业课成绩择优录取,在专业课成绩和文化课成绩都相同的情况下,依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的单科成绩排名。

2、高职艺术类专业成绩认定及录取原则:

(1)陕西省播音编导类考生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规则为考生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课成绩均合格的基础上,按高考文化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文化课成绩相同时按专业课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陕西省美术类考生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规则为考生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课成绩均合格的基础上,按专业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专业课成绩相同时按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

(3)陕西省外专业成绩使用各省的统(联)考成绩,认可生源省份投档规则,在投档生源范围内按照专业统(联)考成绩排序择优录取。如果投档成绩是综合分,则按综合分排序择优录取;专业课成绩相同时,按照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3、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有与教育部、各省艺术类专业招生政策不一致的地方,以教育部、各省艺术类专业招生政策为准。

第十七条  根据教育部和我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新生入学一学年后,可按照个人实际情况申请转入其他专业学习。按照同科类互转原则,普通类和艺术类专业学生不得互转;理工类专业学生经过综合测评后可以转入文史经管类专业;艺术类学生不得跨学科转专业。

第十八条  各招生专业外语语种不限,新生入学后公共外语教学为英语,非英语考生谨慎填报。

第十九条  对考生体检要求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第二十条  凡被我校录取的考生由学校寄发录取通知书,凭西安工商学院录取通知书在规定报到时间内办理入学注册手续,逾期未报到且未办理任何请假手续的学生将视为自动放弃学籍。

第二十一条  新生入学后,我校将进行入学资格复审,凡不符合招生规定者,一经核实,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二十二条  对于进行录取及高考科目改革的省份,录取政策按所在省的要求执行。

 

第五章 奖学金和助学金

第二十三条  学校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学校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多种方式并举的奖励资助体系,在新生报到入学时开通“绿色通道”,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人

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人 

国家助学金:一般贫困2800元/年/人,特殊困难3800元/年/人。

学校奖学金:

特等:3000元/年/人     甲等:1500元/年/人

乙等:800元/年/人      丙等:300元/年/人

十佳大学生:3500元/年/人

三好学生:500元/年/人

优秀学生干部:300元/年/人

勤工助学:

学校为帮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由学校提供适当的劳动岗位,结合学生的困难程度以及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分类分级给予生活补助(除寒暑假外,学生在校勤工助学时间为8个月)650元/月/人(最高)。

助学贷款:

学校属于陕西省教育厅确定的可以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

 

 

第六章 毕业及就业

第二十四条  学生入学后,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核合格,颁发西安工商学院本科、高职(专业)毕业证书;取得本科毕业资格的学生,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西安工商学院学士学位。

第二十五条  毕业生就业,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学校进行就业指导及就业推荐,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第七章  收费标准

第二十六条  学校本科、高职(专科)收费标准严格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收费标准,经抄送后执行。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招生专业及计划数等各类招生信息以各省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和我校招生网站公布信息为准。

第二十八条  本章程若有与国家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有关政策规定不一致,以国家和上级有关政策规定为准。

第二十九条  本章程未尽事宜,由西安工商学院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学校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电  话:(029)63609561  63609668  63609818

传  真:(029)63609571

网  址:http://zs.bxait.cn

地  址:西安市高陵区鹿祥路1235号   

邮  编:710200

相关新闻

  • 西安工商学院2022年招生章程
  • 西安工商学院2021年招生章程
友情
  • 浙江高考

  • 上海高考

  • 辽宁高考

  • 北京高考

  • 高考招生

  • 高校招生考试网

  • 青海高考

  • 山东高考

  • 江苏高考

  • 黑龙江高考

  • 吉林高考

  • 内蒙古高考

  • 山西高考

  • 河北高考

  • 天津高考

  • 安徽高考

  • 福建高考

  • 湖南高考

  • 湖北高考

  • 河南高考

  • 江西高考

  • 云南高考

  • 四川高考

  • 重庆高考

  • 海南高考

  • 广西高考

  • 广东高考

  • 西藏高考

  • 陕西高考

  • 贵州高考

  • 甘肃高考

  • 宁夏高考

  • 新疆高考

  • 私立学校

招办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 宁夏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湖北

  • 湖南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福建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甘肃

  • 青海

  • 新疆

  • 西藏

媒体
  • 中国青年报

  • 北京晨报

  • 京华时报

  • 新京报

  • 重庆晨报

  • 华西都市报

  • 三晋都市报

  • 现代快报

  • 信息时报

  • 现代教育报

  • 新文化报

  • 齐鲁晚报

  • 新消息报

  • 南方都市报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营销合作| 服务条款|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微信平台|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0-2021 高校招生考试网 www.gxzsks.org  版权所有 为高考考生提供高校资讯及高校招生信息!

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平台。提供高招咨询,院校信息、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志愿填报、复习指导、专业介绍、分数线以及招生名单公示等服务。

中国高校招生考试网所有资料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京公网安备 110116020009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