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招生地区 | 院校名称 | 招生大类 | 专业及专业组 | 录取分 | 
|---|---|---|---|---|
| 新疆 | 天津传媒学院 | 音乐表演类(器乐方向) | - | 402 | 
| 广东 | 广州南方学院 | 音乐类 | 218 | 403 | 
| 黑龙江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音乐表演类(器乐) | 第074组 | 402 | 
| 安徽 |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 | 音乐类 | 002专业组(音乐表演类(声乐方向)) | 402 | 
| 河北 | 河北传媒学院 | 音乐表演类(声乐) | 41 | 404 | 
| 河北 | 大连艺术学院 | 音乐表演类(声乐) | 31 | 403 | 
| 黑龙江 | 黑龙江大学 | 音乐表演类(器乐) | 第042组 | 403 | 
| 贵州 | 滇池学院 | 音乐表演 | A07 | 403 | 
| 重庆 | 四川音乐学院 | 音乐表演(西洋弦乐) | 427 | 404 | 
| 贵州 |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 音乐表演(声乐) | A06 | 402 | 
| 内蒙古 | 集宁师范学院 | 音乐表演类(器乐方向) | 20 | 403 | 
| 广东 |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 | 音乐类 | 502 | 403 | 
| 黑龙江 | 通化师范学院 | 音乐教育类(不分主副项) | 第006组 | 402 | 
| 山东 |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 音乐类 | 音乐表演 | 402 | 
| 黑龙江 | 大连大学 | 音乐表演类(器乐) | 第020组 | 403 | 
| 黑龙江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音乐表演类(器乐) | 第170组 | 404 | 
| 内蒙古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音乐表演类(声乐方向) | 45 | 404 | 
| 江西 |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 音乐表演类(声乐) | A02 | 404 | 
| 新疆 |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 音乐表演类(声乐方向) | - | 404 | 
| 内蒙古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 音乐表演类(器乐方向) | 39 | 404 | 
| 江西 |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音乐表演类(器乐) | A06 | 402 | 
| 天津 | 江西科技学院 | 音乐表演声乐 | 067906 | 403 | 
| 江西 | 山东理工大学 | 音乐教育类 | A02 | 403 | 
| 河北 | 河北传媒学院 | 音乐表演类(声乐) | 39 | 403 | 
| 广东 | 广州华立学院 | 音乐类 | 212 | 404 | 
| 内蒙古 |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 音乐表演类(器乐方向) | 23 | 404 | 
| 河北 | 荆州学院 | 音乐表演类(声乐) | 43 | 402 | 
| 河北 | 江西科技学院 | 音乐表演类(声乐) | 26 | 402 | 
| 黑龙江 | 武汉传媒学院 | 音乐教育类(不分主副项) | 第007组 | 404 | 
| 贵州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音乐学 | A04 | 402 | 
注:以上表格数据是根据各省教育考试发布的2025年投档线整理。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至今已有57年办学历史。1993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文化部确认为“省部级重点中专”;1999年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办学,成立华中师范大学艺术职业学院;2000年与湖北省电影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北省艺术学校”;2001年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3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为独立的湖北艺术职业学院,由湖北省文化厅主办, 是湖北省唯一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艺术职业院校、湖北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高职院校和全国首批重点艺术高职院校。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上世纪80年代,川剧艺术为学校创办者余开源和老一辈革命家之间搭建了桥梁,为实现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同志“办一所艺术大学,把艺术还给人民”的嘱托,余开源在1999年成立四川开元艺术学院。其后,分别与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合作办学,建立四川美术学院成都分院、四川师范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开展全日制普通本专科艺术人才培养。2002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成都艺术职业学院;2018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四川第一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高校;2022年9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下文批复,同意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历经26年的开拓奋进,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以文化艺术类专业为主的艺术院校,为社会培养了7万余名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肇基于1813年重建的笔山书院,历经高等小学堂、兴义县立中学、贵州省兴义中学等历史时期。建国后,于1952年改为贵州省兴义师范学校,开始了现代师范教育的历史。1975年名为兴义地区“五·七”师范大学,1978年改称兴义师范专科学校,1982年改名黔西南民族师专,1993年又更名为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开始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培养本科学生。2005年,兴义师范学校、安龙民族师范学校并入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扩大了办学规模。2009年3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系“省州共建、以州为主”的一所地方性全日制本科院校。2016年12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经贵州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新增为“十三五”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两百年来,学校持续办学、未断文绪,而今,更是秉承“勤学、尚美、求实、创新”的校训,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近3万人,为黔西南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 友情 | |
|---|---|
| 招办 | |
| 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