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招生地区 | 院校名称 | 专业组及专业 | 招生大类 | 录取分 | 
|---|---|---|---|---|
| 湖南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 第107组 | (美术与设计类) | 272 | 
| 湖南 | 辽宁传媒学院 | 第101组 | (美术与设计类) | 273 | 
| 海南 |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 1 | 美术与设计类 | 273 | 
| 湖南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 第102组 | (美术与设计类) | 273 | 
| 海南 |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 | 1 | 美术与设计类 | 273 | 
| 湖南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第104组 | (美术与设计类) | 271 | 
| 湖南 | 西安培华学院 | 第102组 | (美术与设计类) | 273 | 
| 湖南 | 广西外国语学院 | 第104组 | (美术与设计类) | 272 | 
| 湖南 | 西安思源学院 | 第102组 | (美术与设计类) | 273 | 
| 湖南 | 厦门工学院 | 第101组 | (美术与设计类) | 272 | 
| 湖南 | 广州华立学院 | 第103组 | (美术与设计类) | 273 | 
| 湖南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 第101组 | (美术与设计类) | 271 | 
| 湖南 | 江西服装学院 | 第102组 | (美术与设计类) | 273 | 
| 湖南 | 保定理工学院 | 第101组 | (美术与设计类) | 271 | 
| 海南 | 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 | 1 | 美术与设计类 | 272 | 
| 湖南 | 大连科技学院 | 第101组 | (美术与设计类) | 271 | 
| 湖南 |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 第101组 | (美术与设计类) | 272 | 
| 湖南 |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 第101组 | (美术与设计类) | 271 | 
| 湖南 | 桂林理工大学 | 第109组 | (美术与设计类) | 271 | 
| 湖南 |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 第101组 | (美术与设计类) | 272 | 
| 湖南 | 淮阴师范学院 | 第206组 | (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美术与设计类) | 272 | 
| 湖南 |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 第103组 | (美术与设计类) | 273 | 
| 湖南 | 南宁理工学院 | 第102组 | (美术与设计类) | 273 | 
| 湖南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 第102组 | (美术与设计类) | 271 | 
| 湖南 |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 第102组 | (美术与设计类) | 271 | 
| 海南 | 江西科技学院 | 9 | 美术与设计类 | 271 | 
注:以上表格数据是根据各省教育考试发布的2025年投档线整理。
江西科技学院
江西工程学院坐落于江西省新余市,始创于1983年10月,沐浴改革开放的一缕春风,诞生于市场,而不断壮大于市场,从培训班起步到新余电子技术学校、江西渝州电子工业学院、江西渝州电子工业专修学院等办学阶段。2001年4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成为普通高职院校。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江西工程学院。2018年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坐落于世界级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学校源于1956年创办的桂林地质学校,先后隶属国家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管理体制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日常管理以广西为主。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35年成立的广西省立特种教育师资训练所(原桂林民族师范学校),早在1960年便开始本科教育,1978年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86年开始研究生教育,1993年更名为桂林工学院,2000年南宁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并入,2004年原桂林民族师范学校并入,2009年正式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2013年获批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于2006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实施全日制本科层次教育的独立学院。学校实施“一校两区”的办学模式,两校区分别位于有“温泉之都”美誉的广州从化和有“翡翠之乡”之称的肇庆四会,规划用地面积1800多亩,校园环境优美,区位优势独特。
一、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7000人,设有大湾区影视学院、国际传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大湾区公益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开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产品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等43个本科专业,基本形成了以文学、艺术学科为主,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办学近2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5万余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广泛分布在传媒、设计、商贸、金融、信工、文化教育等领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24届毕业生的去向落实率达到了96.85%。
| 友情 | |
|---|---|
| 招办 | |
| 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