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试院先把同一批次的全体考生按高考成绩排队,高分在前。轮到某考生投档时,计算机会先看他的第1专业是否还有名额,有就录取,不再看后5个;没有就继续看第2专业,以此类推。因此,6个专业志愿并非平行,而是“一档六投”的序贯检索,顺序极其重要。
同一所大学内部可能出现三种录取办法:
分数清(多数高校采用):把所有进档考生再按分排队,高分先挑专业,志愿顺序只在该分数段内起作用。
专业清(师范、医学类常见):先录所有第1志愿报某专业的考生,缺额再看第2志愿,哪怕后面高分也只能等下一轮。
级差模式(部分211高校):第2专业志愿要扣2–3分再参与排序,越往后扣分越多,志愿梯度必须拉开。
考生务必在学校招生章程里确认是哪一种,再决定排序策略。
冲2:第1、2志愿放往年录取线比自己高3–5分的理想专业,用来“捡漏”。
稳2:第3、4志愿放与自身分数持平或略低1–3分的核心专业,确保命中率。
保1:第5志愿放低于自己10分左右的可接受专业,防止滑档。
垫1:第6志愿必须放该校录取最低且自己能接受的专业,作为最后防线。
提醒:若学校设专业级差,冲的志愿不要过高,以免扣分后连稳的也落空。
误区一:把“不服从调剂”当骨气。除非六个专业都能接受,否则建议勾选服从,以免退档到下一批次。
误区二:只看专业名字不看限制。医学、航海、艺术类专业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特殊要求,不符合会被退档。
误区三:用去年的最低分硬套今年。分数线每年波动,务必参考近三年平均分及位次,再决定梯度。
最后动作:填完志愿后,把1到6号专业依次读一遍,若第1志愿落选、第6志愿也能接受,就说明排序合理,可以安心提交。
友情 | |
---|---|
招办 | |
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