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索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7月18日,教育部会同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创新“博物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会商推进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跃工、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以及相关处室和学院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大家重点聚焦中央美术学院与故宫博物院深度合作,围绕文物修复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就下一步整合各方优质资源、探索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创新进行了会商。
武世兴表示,推动“博物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抓手,是提升文物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建议建立教育部、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中央美术学院四方联动机制,支持中央美术学院和故宫博物院协同开展课程、教材、教师队伍、实践项目和科学研究等,深入探索“博物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具有示范性、可复制、可推广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范本。
罗静表示,文物保护修复亟需科学与人文并重、技术和艺术并重的复合型人才。国家文物局大力支持“博物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积极协调行业专家构建双导师制,提供实习实训岗位、案例教学资源和实验场所,全力推进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协同培养。
王跃工表示,院方高度重视此次合作,将在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积极落实此项工作。故宫博物院与中央美术学院将进一步扩展跨平台学术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完善教学设施、补足实践条件,实现深度合作、优势互补。
林茂表示,中央美院与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等多家文博单位深度合作,通过课程体系融合、实践教学强化、双导师制实施等具体举措,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成效,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学校将进一步与文博单位搭建高端合作平台,共同探索创新博物馆人才培养模式顶层设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入推进协同培养,推动“博物馆+高校”人才培养高质量建设。
会议一致认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以高质量人才培养服务支撑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深化学科专业交叉,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大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将以本次推进会议为契机,在教育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强化中央美术学院与故宫博物院协同,拓展平台、完善机制,积极探索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新路径,凝练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扎实推进文物保护修复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建设。
友情 | |
---|---|
招办 | |
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