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聚力医疗创新 建成健康支点”——湖北省医疗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在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举行。湖北省副省长蔚盛斌,校党委书记张广军参加并参观创新成果展。
本次发布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湖北省卫生健康委、湖北省科技厅主办,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承办。会上发布了湖北医疗科技10项重大创新成果,聚焦脑机接口、基因诊疗、手术机器人、智慧医疗平台等前沿领域,向全球呈现了湖北医疗科技的“硬核”实力。同济医院4项成果入选,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3项成果入选。
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省人民医院、中南医院、衷华脑机公司、依瑞德公司共同组建的湖北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在会上正式成立,同济医院当选联盟理事长单位。
发布会现场,中国科学院陈孝平院士、中国工程院马丁院士、同济医院院长胡俊波教授等专家共同点亮湖北医疗创新生态魔方,开启湖北智慧医疗新篇章。
近年来,湖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动医疗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医疗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健康湖北建设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全省大健康产业产值超1万亿元,今年上半年达5380亿元,同比增长超10%,其中新技术、新装备、新药品占比超50%。
华中科技大学入选成果介绍
陈氏胰肠吻合技术
项目团队:同济医院陈孝平院士
项目简介:陈孝平院士于1995年世界首创贯穿胰腺的“U”形缝合法。历经20余年多次改进后,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临床胰瘘发生率低于2%,已广泛应用于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和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中,解决了胰瘘这一世界性难题。为普及该手术术式,陈孝平院士已在全国100多家医院演示,取得良好手术疗效。
宫颈癌的全链条基因诊疗
项目团队:同济医院马丁院士团队
项目简介:系列研究以16484个样本为基础,揭示了11个中国人全新的宫颈癌遗传易感变异位点,首次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证实了宫颈癌的遗传易感性,提出精准筛查宫颈癌易感人群的概念;绘制了HPV整合位点图,确定了中国女性9个高频整合位点,其中3个整合位点为全球首次发现;研发国际首个HPV整合监测宫颈癌试剂盒,实现超早期精准分流、无创筛查宫颈,成果被纳入2025年《宫颈癌筛查指南》;成功研发全球首款活病毒载体多价宫颈癌治疗性疫苗和新型溶瘤腺病毒,系列研究成果显著提高了筛查效率和治疗效果,为全球宫颈癌防治贡献了中国方案。
心衰外科治疗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
项目团队:协和医院董念国教授团队
项目简介:董念国教授团队聚焦心衰外科治疗技术革新,近十年心脏移植数量中国第一,近五年儿童心脏移植数量全球第一,中远期疗效国际领先。围绕心脏移植桥接与替代治疗,主导研发了4款机械循环支持新器械,创建覆盖“儿童到成人、短期到长期、单心到双心”全临床场景的心衰机械辅助新模式,全球最小磁悬浮心室辅助装置引领儿童机械辅助发展;发明全球唯一再生型人工瓣膜D-phenix并临床转化,有望破解生物瓣衰败国际难题;创建“心脏移植-机械辅助-再生修复”心衰外科治疗技术体系,为突破心衰治疗禁区和推动医疗器械自主创新作出重要贡献。
心脏不停跳心肌旋切技术
项目团队:同济医院魏翔教授团队
项目简介:不开胸、心脏不停跳、零输血,魏翔教授团队全球首创心肌旋切刀和经心尖心脏不停跳室间隔心肌旋切术,用于治疗肥厚型心肌病。这项创新发明让复杂的至少4小时的大手术变为1小时微创手术,为解决世界性医学难题提供了有效的中国方案,获得20余项国内外专利。目前已在10余家三甲医院临床应用,吸引了全球15个国家的顶级心外科同行来武汉学习。
重大出凝血疾病的精准诊疗
项目团队:协和医院胡豫教授团队
项目简介:胡豫教授团队揭示国人不同于欧美的静脉血栓遗传背景,研发“基因诊断芯片”和“易感基因快速筛查试剂盒”并全国应用,使静脉血栓复发率下降78.5%;国际首次实现基因编辑根治遗传缺陷的静脉血栓;自主研发Ⅰ类新药海曲泊帕,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创建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积分系统,成为行业标准;国际首次报道in vivo CART的临床应用,提出CART相关凝血病、重症感染相关凝血病的新机制与干预策略,将中国经验推广世界,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脑机接口”新突破
项目团队:同济医院唐洲平、舒凯教授团队
项目简介:团队开展了基于运动想象的多模态脑机接口康复研究项目,首创32通道脑电+90通道近红外双模“脑机接口帽”,信号识别准确率提升30%,实现非侵入式“意念”控制康复。6月5日,华中地区首个脑机接口门诊和研究型病房在同济医院启用。100多位患者从全国各地赶来,率先完成国内首批脑出血上肢功能康复临床试验。6月28日,华中地区首例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在同济医院完成。8月1日,该位患者能自主“拿”水杯喝水。
项目团队:同济医院胡俊波教授与机械学院马波教授、基础医学院韩芸耘教授联合团队
项目简介:联合团队主导研发全球首台聚焦超声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便秘治疗系统——NeuroTune A1,该系统基于聚焦超声非侵入性、穿透力强及空间分辨率高等特性,以超声精准刺激特定脑区,促进肠蠕动,显著改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症状,安全、无创、定位准、无副作用。该系统首次实现胃肠动力疾病的精准无创神经干预。
核医学分子影像在恶性肿瘤精准诊疗的临床应用
项目团队:协和医院兰晓莉教授团队
项目简介:围绕核素分子探针在肿瘤精准诊疗的关键科学问题,兰晓莉教授团队研发靶向黑色素正电子探针18F-PFPN等12种新型核素探针,实现<2mm微小转移灶的精准可视;首次报告肿瘤成纤维活化蛋白PET显像精准诊断胃癌腹膜转移,改变了30%患者治疗决策;建立肿瘤免疫治疗分子影像动态监测评价方法;在38家医院推广,推动核医学技术跨越式提升。
发布会通过央视频直播,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B站、头条、百度、腾讯新闻、优酷等10个平台同步分发,总观看量接近1600万。
友情 | |
---|---|
招办 | |
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