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当前位置:  > 高考要闻  > 高考动态 > 第四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

第四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

编辑:高校招生考试网     所属栏目:高考动态     时间:2025-08-21

  8月8日至11日,第四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张文亮,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麦均洪,赛事战略合作伙伴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胡晓为开幕式致辞。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秘书长王志华,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卫青,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教育合作中心总监韩文秀参加闭幕式并为获奖团队颁奖。

  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本届大赛全国总决赛由华南理工大学承办,聚焦国家重大需求,以“‘双碳’战略下的能源转型及其技术变革”为主题,积极响应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青年科技人才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大赛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05所高校2646个团队报名,经过初赛、复赛,83所高校的169个参赛团队进入全国总决赛。大赛得到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希格玛电气(珠海)有限公司、艾德克斯电子有限公司、PINTECH品致——广州德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白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大力支持。

  张文亮寄语参赛学子发扬工程师精神,以科技为翼、以创新为擎,在竞赛中赛出水平、勇创佳绩,为推动能源转型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麦均洪表示,华南理工大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搭建多样化实践平台助力学子成长。他祝愿参赛师生在交流中碰撞智慧,在竞赛中突破创新,共同谱写电气电子工程领域发展新篇章。

  胡晓指出,施耐德电气深度融入大赛“Go Green电力电子创赢赛道”命题设计,通过与全国100余所院校的产教融合实践,为能源转型培育创新人才。未来施耐德电气将持续为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能源结构转型、赋能产业数字化和绿色化双转型提供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全国总决赛邀请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人工智能官李鹏作“电力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专题报告。李鹏分享了国内人工智能融入电力行业的研究成果与成功案例,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以其强大的智力支持,帮助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对“感知、知识、学习、决策”能力的挑战。他期望,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助力下,未来的调控系统能成为拥有强大泛化能力的通用智能调度系统。

  大赛包括自由选题类赛道和施耐德电气Go Green电力电子创赢赛道,经过作品演示、PPT展示、现场答辩等比赛环节,本次全国总决赛共评选出全国特等奖25项、一等奖59项、二等奖78项以及最佳创意奖5项。

  颁奖仪式暨大赛闭幕式上,李卫青向各参赛队伍表示祝贺,并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指导教师和工作人员致以感谢。她表示,作为承办方,华南理工大学始终秉持“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希望本次大赛能让更多青年学子感受工科魅力,在创新实践中锤炼本领。

  随后举行会旗交接仪式,哈尔滨工业大学将承办2026年第五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

  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是一项面向全国高校学生(以本科生为主)的探索性工程实践活动。大赛赛题以工程问题为牵引,评分体系以工程要素基本指标为依据,参赛学生通过竞赛,运用专业知识研究工程问题,分析制约条件,设计解决方案,最终实现工程目标等。大赛旨在促进教师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华南理工大学近年来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协同育人,打造科教融合型、产教融合型、专创融合型和通专融合型等本科深度学习课堂,遵循实践驱动原则,完善工程模块课程设置,探索导论、初阶、中阶和高阶等“百步梯”科研提升综合创新实践课程,结合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届全国总决赛上,华南理工大学荣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为历届最好成绩,充分展示了学校本科教学改革的成效。此外,学校还荣获本届大赛优秀组织奖,赵昱宣等14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营销合作| 服务条款|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微信平台| 免责声明|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