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当前位置:  > 高考要闻  > 高考动态 > 3位复旦人获“科学探索奖”

3位复旦人获“科学探索奖”

编辑:高校招生考试网     所属栏目:高考动态     时间:2025-08-25

  刚刚,第七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揭晓,50位青年科学家脱颖而出,其中包括3位复旦人。他们是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姜育刚、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舒易来、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张嘉漪。

  姜育刚,复旦大学副校长,兼任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院长,IEEE/IAPR/CCF Fellow。研究领域为多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视觉、具身智能、可信人工智能,主持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长期从事大规模视频数据的智能分析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覆盖视觉特征提取、多模态信息融合、细粒度语义识别、视频内容生成与鉴别等诸多关键问题,引发国内外同行大量跟踪研究,谷歌学术总引用35000余次,H指数93。与谷歌公司、哥伦比亚大学、法国INRIA等研究团队联合构建的开源数据和工具集如CU-VIREO374、THUMOS、FCVID、LVIS-Instruct4V被国内外学者及企业频繁使用。研发的应用系统多次服务国家关键领域的重要任务。以第一完成人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3项省部级一等奖。

  舒易来,教授、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遗传性耳聋诊治中心主任、上海市罕见病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重点实验室(筹)主任。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诊治,尤其擅长耳科手术及耳聋三级防控。聚焦耳聋基因治疗研发及临床转化等。研发出耳聋基因治疗药物和装备,主导开展全球首个先天性耳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纠正了聋哑患者的听力、言语和声源定位能力,实现耳聋的病因学根治和颠覆性范式转变。相关成果发表于The Lancet、Nature Medicine、Nature Human Behavior、 JAMA Neurology、Nature Review Genetics等,牵头首个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国际专家共识。获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美国ARO临床科学创新奖(亚洲首位)等。

  张嘉漪,香港浸会大学物理学学士,美国布朗大学物理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博士后。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发挥交叉学科背景优势,围绕视觉功能的修复和视觉编解码主题开展研究。近5年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Neuron等杂志发表论文。承担了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柔性脑机接口课题等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上海市巾帼创新新秀奖。

  “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发起至今,始终秉持“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宗旨。2020年至2024年已有13位复旦人凭借其各自领域的贡献,与“科学探索奖”同行。

  13位卓越而有趣的复旦人!



  “科学探索奖”是一项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科学家主导人才遴选的公益奖项,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2025年“科学探索奖”仍设置10个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新材料、天文和地学、生命科学、医学科学、信息电子、能源环境、先进制造、交通建筑、前沿交叉。今年,“科学探索奖”遴选出50位获奖人,每位获奖人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且可自由支配。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营销合作| 服务条款|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微信平台| 免责声明|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