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正好,未来可期。8月25日上午,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武义学院(校区)交接暨启用仪式在武义学院南大门隆重举行。现场,武义县向金职大递交了象征武义校区的“金钥匙”,金职大和武义县有关领导为武义学院揭牌。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王振洪、校长梁克东,武义县委书记陈洪、县长李强,武义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县直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金职大校领导班子成员、学校中层干部、武义学院全体教职工等200余人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一校地合作办学的里程碑时刻。仪式由金职大党委副书记楼伟民主持。
王振洪在致辞中介绍,在校地共建武义学院过程中,金职大紧扣产业脉搏布局适配化专业、紧跟数字变革打造实体化平台、紧抓产教融合构建多元化模式,立足职业教育、对接地方产业、培养技能人才,服务武义高质量发展。锚定打造“校地职教合作样板、中高职一体化标杆”的建设目标,他对武义学院提出期盼,一要聚焦高质发展,营建县域职教的“金职生态”,成为校地职教合作的“先锋”。要结合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对接武义产业发展趋势和职业教育规划,做好顶层设计。要用好校地共建联席会议机制,加快打造职业本科县域办学“金职范式”。二要聚焦内涵建设,培育扎根地方的“武义金匠”,成为技能人才成长的“摇篮”。要以国家“新双高”建设为抓手,强化人才培养定位,深化产科教一体化、产学研训创一体化、中高职一体化、职前职后一体化“四个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为武义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复合型人才。三要聚焦产教融合,共创互惠互享的“实践基地”,成为服务产业升级的“引擎”。要主动与武义政校行企沟通对接,探索“校中厂”“厂中校”实景化实战化的“即学即产”教学模式。要打造“生态工业、智能制造”研发平台,将武义学院建设与发展深度融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
陈洪代表武义县四套班子和47万武义人民,向金职大武义学院的启用表示热烈祝贺,向全体建设者、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向长期关心和支持武义发展的金职大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金职大武义学院的落成启用,不仅圆了武义学子“家门口”的大学梦,更是成为金武同城、校地同心的一大标志性成果。金职大要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武义发展,将更多高端人才、优质项目、重大平台基地等引荐到武义、落地在武义。武义学院要聚焦地方所需、高校所长、发展所向、民生所盼,通过“政府出政策、高职提质量、中职夯基础、行业定标准、校企共育人”合作办学模式,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他表示,武义将以最大诚意和最大努力,为武义学院的建设发展提供最便利条件、最高效服务、最优质保障,携手推动校地合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宽领域迈进。
梁克东从李强手中接过象征武义学院的“金钥匙”。“金钥匙”承载着武义人民对高等教育的热切期盼,这份期盼将转化成金职大的不竭动力,为支撑武义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县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
最后,王振洪、陈洪、梁克东、李强共同为金职大武义学院揭牌,标志着金职大武义学院正式启用。
仪式结束后,参加仪式的人员有序参观武义学院教学楼、图信楼、食堂和学生公寓等教学和生活场所。
武义学院的启用,是金武同城、校地同心的一大标志性成果,也是金华职教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2021年9月,金职大与武义县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武义学院。4年来,金职大紧盯武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扣产业脉搏布局适配化专业,在智能制造、康复治疗、电子商务、人文教育等领域先后设置了14个专业,基本覆盖武义经济社会的各个发展领域。
2025年秋学期,武义学院即将迎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学前教育、体育运营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8个专业13个班级的500余名新生。
未来,金职大武义学院将秉承“讲实理、育实材、求实用”的明招育人文化和“勇争第一 敢创唯一”的学校新时代精神,在这片崭新的土地上,共筑职业教育共富路,共谱校地合作新篇章!
友情 | |
---|---|
招办 | |
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