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浙大门,就是浙大人。”
8月31日晚,浙江大学2025级本科新生专题报告会在紫金港校区体育馆举行。校长马琰铭院士作题为《学在浙大 成就未来》的专题报告。
马琰铭以校歌为引,围绕“求是精神”的精神内核深度阐释了校歌歌词,希望同学们以求是精神增强求知求索的自觉、传承创新创造的魂脉、养成开放包容的胸怀、践行以身许国的抱负,寄托了对新生的殷切期望。
站在肩膀上看世界
“浙江大学是一所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历经128年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马琰铭从校区分布、院系和学科设置、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声誉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
浙江大学被誉为“杰出人才培养的摇篮”,迄今培养了70余万校友,其中不乏像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这样的科学巨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程开甲、钱三强这样的国之脊梁,彰显出其作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在汇聚人才、培育栋梁方面的强劲实力与深远影响。
近年来,浙江大学在全球高校四大主流排行榜中均进入了世界前50名。国际声誉显著提升,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价“浙江大学是杭州这片科技热土上的‘斯坦福’”,英国《泰晤士报》称“浙江大学是中国最新的‘英雄’”。
做全面发展的浙大人
“我们浙大培养什么样的人?”马琰铭以知名校友为例,点出浙大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
马琰铭强调,围绕浙大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努力构建融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创新、科研训练、国际化培养”的“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
从《人工智能基础》到《打开艺术之门》,通识课程丰富多彩;专业课程由浅入深,专业教育固本培元;在社会中躬行课本知识,实践创新知行合一;在课堂中深度求知求索,科研训练平台互联;与四海师友交流多元文化,国际化培养海纳江河。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2007年1月调研浙江大学时指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动力,促使‘会读书的人’成为‘会创造的人’”。浙江大学积极落实重要指示,构建起“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全链条实践创新体系,致力于为学生打下创新创业的坚实基础。
在这一体系的滋养下,诸多浙大学子从校园中初露锋芒的“校园发明家”起步,凭借着在实践创新体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与勇气,逐步成长为勇立潮头的创业先锋,擦亮了浙江大学创新创业的“金名片”。
快乐成长,健康生活
在介绍了浙大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激发人才内驱力的基础上,马琰铭带领新生们解读生涯发展、展望美好未来。
从近年数据来看,浙大学子的就业整体向好,呈现四大特点:毕业生规模大,就业结构优,深造质量高,声誉好、竞争力强。浙大人的身影出现在众多行业前沿,躬行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快乐成长,健康生活!”在关心学生未来发展的同时,马琰铭引导新生正确应对生涯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挫折,并从多维度对同学们提出期望:
希望同学们在思想上,志向高远,从实现自我到报效祖国;在目标上,清晰定位,从走进大学到走向世界;在学习上,转变方法,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在发展上,一专多能,从学习标兵到未来领袖;在生活上,团结互助,从小镇英雄到广交朋友;在心态上,泰然处之,从竞争意识到合作共赢;在身心上,强身健体,从气质书生到体美双全。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马琰铭对青年的未来发展提出进一步展望:希望同学们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在浙大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滋养下,练就过硬本领,实现知行合一,发扬求是精神,成就美好未来。
校党委副书记朱慧主持报告会,求是学院院长常凯院士出席报告会。全体2025级本科新生、相关部门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和各学院(系)、学园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以及2025级本科生辅导员共同参加报告会。
图片
校长的亲切寄语
令同学们深受启发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感想
黎姝萱 求是学院丹青学园社会科学试验班
马校长的专题报告会让我对浙大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对世界社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走入浙大一周,我不断思索竺老两问,在马校长的讲话之后,我恍然理解到,竺老两问,需要用一生来回答,以身体力行践行求是精神,才是竺老两问的最佳注解。往后,我也将不负韶华,深耕学术,涵养品格,努力在浙大这片沃土上成长为能够驾驭未来、贡献未来的卓越人才。
倪嘉祎 求是学院云峰学园应用生物科学类(生工食品)
在跨入浙大校园的那一刻,我们便与竺可桢老校长的发问不可分割。到浙大来做什么?以学为责,求学以求是。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做于未来有所成就的创新之人。身为农业工程专业的新生,从师长的寄语中汲取奋力前行的动力,由军训培养不屈的意志,使工科的细致和思维能够助推农业机械的进步与革新。愿我们于自由的学术氛围中不断突破,砥砺前行,于求学思潮中坚定理想,精益求精。
马从容 求是学院蓝田学园工科试验班
马校长的讲话让我真切感受浙大的教育是一场温暖的成长陪伴。“能读书,更要能创造”,AI+X、通识教育、科研训练……这一切不只是课程,更是为我们点燃思考的火种。在未来的日子里,作为一名工科学生,我愿以求是精神为底色,以家国情怀为指引,既做技术的创新者,更做价值的守护者,让自己的求学求知求职生涯成为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生动实践。
张望 竺可桢学院生态学(强基计划)
聆听马校长的报告,我更加坚信,在浙大这片沃土上,唯有不服输、敢拼搏,才能练就过硬本领,成就未来理想。求是精神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行。我浙大学子当奋发图强,以创新为刃,以坚韧为盾,知行合一,勇攀高峰。赓续求是精神,担起时代使命,在无尽追寻里点燃璀璨星焰,共享“浙大人”这光荣称号,让青春在求真与实干中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蒋子诚 海宁国际校区生物信息专业
从“求知求索”到“以身许国”,马校长为远行而至的学子构筑了自我实现的清晰路径。而在诸多源于浙大的先锋企业中,我们亦能感触到ZJU已经是誉满寰球的世界名校。马校长介绍的“五位一体”、“三全育人”以及琳琅满目的选修课,使我对未来的无限可能有了更大的期待。吾辈求是学子将在浙大殿堂中点燃科技炬火,传承求是精神,且行且思,写人生征程,续国家华章!
友情 | |
---|---|
招办 | |
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