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AI逐渐成为职场与生活的核心技能,如何系统学习并高效掌握AI技术,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命题。近日,抖音精选“名校开放日”,在火山引擎提供的云与AI技术支持下,将南开大学三门极具代表性的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与创新”“生成式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影响和应用”两门核心课程,以及跨学科创新课程“人工智能美学导论”正式搬上线上平台,用户可线上同步感受“南开式AI教育”的独特魅力。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AI通识教育的高校之一,南开大学近年来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构建起涵盖“通识—专业—拓展”三阶融合的AI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与创新”:全校新生的AI“第一课”
作为天津市级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人工智能与创新》面向南开大学4000余名本科新生开设,课程以“用AI教AI”为特色,授课教师由AI生成的数字分身担任,教学方式充满科技感与互动性。
课程基于赵宏教授团队提出的“POT-OBE”教学理念与“5E”教学范式,设置理论篇与能力篇两大模块,旨在培养具备创新思维与AI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首先将为学生系统搭建人工智能知识框架,随后,学生将通过多个真实任务场景,如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心理咨询机器人设计、人际关系图谱绘制等项目,沉浸式体验AI应用的全过程,轻松掌握AI思维,炼就创新能力。
“生成式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影响和应用”:理解大模型的“说明书”
想了解ChatGPT的底层逻辑?这门由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刘晓光教授领衔的课程,将用400分钟系统拆解大模型的运行逻辑与技术原理,并深入探讨AI在社会、伦理、经济等多领域的深远影响。
作为天津市级人工智能示范课程以及南开大学“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中的跨学科精品课之一,课程以通俗生动的案例讲解取代复杂公式,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操作,适合不同背景的学习者。在课程中,学员不仅能系统理解大语言模型的核心结构与语音处理机制,还将掌握使用LMStudio部署私有大模型的完整方法,实现AI从认知到实操的全链条掌握。
“人工智能美学导论”:AI与艺术的思辨交汇
在南开大学“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的推动下,由南开大学哲学院陶锋教授主讲的“人工智能美学与艺术导论”课程,成为国内首个以AI美学与艺术为核心的跨学科课程。课程以哲学思辨切入,探讨AI是否拥有情感、AI创作是否属于艺术、人工智能的语言逻辑如何改变人类审美等核心议题。通过对AI绘画、艺术史与前沿创作案例的解析,课程将引导学习者跳出技术局限,重新思考技术与美学的边界,理解智能时代的艺术新范式。
据了解,截至目前,抖音精选已携手全国30余所“双一流”高校,上线优质课程超200门,持续助力高校打造AI时代的前沿学科新名片。
| 友情 | |
|---|---|
| 招办 | |
| 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