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考试网 -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平台。提供高招咨询、院校招生计划、志愿、复习、专业、分数线等服务!  微信 微博 

高校招生考试网|高考信息门户网站-高校招生考试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 首页

  • 高考要闻

    • 高考动态
    • 高考政策
  • 招生简章

  • 高考志愿

    • 志愿报考指导
    • 加分政策
    • 专业与就业
    • 高考大纲
  • 民办高校

  • 独立学院

  • 高职高专

  • 中外合作

  • 军事院校

  • 艺术院校

  • 高考复习

    • 高考语文
    • 高考数学
    • 高考英语
    • 高考物理
    • 高考化学
    • 高考生物
    • 高考政治
    • 高考历史
    • 高考地理
    • 高考经验
  • 高考家长圈

    • 营养健康
    • 考生心理
    • 家有考生
    • 高考故事
  • 地方分站

    • 北京分站
    • 天津分站
    • 河北分站
    • 山西分站
    • 内蒙古分站
    • 辽宁分站
    • 吉林分站
    • 黑龙江分站
    • 上海分站
    • 江苏分站
    • 浙江分站
    • 安徽分站
    • 福建分站
    • 江西分站
    • 山东分站
    • 河南分站
    • 湖北分站
    • 湖南分站
    • 广东分站
    • 广西分站
    • 海南分站
    • 重庆分站
    • 四川分站
    • 贵州分站
    • 云南分站
    • 西藏分站
    • 陕西分站
    • 甘肃分站
    • 青海分站
    • 宁夏分站
    • 新疆分站
    • 华北地区
当前位置:  > 高考复习  > 高考经验 > 高考来临,如何给孩子减压?儿童心理医生支招父母这8句话!
微信二维码

热点排行

  • 高考文综怎样分配时间
  • 高考理综答题思路
  • 高考理综复习误区
  • 高考理综选择题高分技巧
  • 高考理综主观题高分技巧
  • 高中理化生怎么学
  • 高中数理化不好怎么办
  • 高考理综怎么逆袭
  • 艺术生怎样复习高考文综
  • 高考文综主观题答题技巧方法
  • 高考文综各题型答题技巧方法
  • 高考文综大题答题方法技巧
  • 高考文综做题要注意什么
  • 政史地文综高考答题有什么技巧
  • 2023年高考文综怎么提高成绩
  • 高三中后期文综如何逆袭

高考来临,如何给孩子减压?儿童心理医生支招父母这8句话!

作者:高校招生考试网     所属栏目:高考经验     时间:2020-01-16

 高考临门一脚,可能有些高三学生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知识点模糊、做题陷入死胡同等情况……

  其实老师、家长们都知道,这些都是因为心理压力造成的。想必此时家长和老师们也很想知道,怎么才能帮助孩子们调整好状态呢?

  中教君觉得,拥有好的情绪和心态至关重要。那么,这最后的几天,如何才能缓解孩子们的压力、帮助他们调节好情绪呢?

  想给孩子减压,要告诉他们这8句“心理”话

  作为考生应该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作为孩子家长,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儿童心理医生支招父母:给孩子减压,要告诉他们这8句话!

  1

  要明白不只你一个人焦虑

  高考前每个人都会焦虑,这是每个人在面临重大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2

  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

  其中,适度运动非常重要,建议每天运动不少于1个小时。如果没有“整块儿”的时间,可利用课间等碎片化时间做“俯卧撑”等快捷的运动。

  3

  正常交往,多与同学或其他考生沟通

  在和别人沟通的过程中,可能会了解到大家都有“焦虑”的感觉,就不会再为自己的“焦虑”感到羞愧和紧张;同时还会从别人身上学会一些应对焦虑的方法,从而实现社交性“互助”。

  4

  父母平静从容胜过千言万语

  父母和孩子一样都要有一颗平常心,切记不要“围着孩子转”,各自像平常一样“忙自己”的即可,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宽容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5

  睡眠永远是人的本能

  万一高考前一天睡不好甚或通宵未眠,也没有关系。这说明你暂时不需要这么多的睡眠,也说明你的大脑处于更积极的兴奋的状态,会确保你考试时拥有足够的能量。

  6

  顺应自己的情绪

  如果你紧张、害怕、生气、厌恶或者疑惑,那就坦然接受这些情绪的存在。压抑自己的情绪会增加压力。

  7

  掌握一项“放松”的技巧,每天练习一到两次

  可在过度紧张焦虑时快速放松;紧张的学习间隙休息放松;入睡困难时助眠。

  具体做法:找一个舒适环境,坐或躺在舒适的位置,闭上眼睛,尽可能让肌肉放松;用鼻子深深地慢慢吸气,想象一下吸气的时候闻着花香,心理默数3秒,停留1秒,手放在肚子上,慢慢感受隆起;微微噘起嘴唇,慢慢匀速用鼻子和嘴呼气,默数6秒,手放在肚子上,并在呼气时轻轻按下;重复10到15分钟,直到你再次感到平静。

  8

  必要时果断向专业人员求助

  如果焦虑过于严重,通过自己的努力难以调整过来,甚至伴有明显的身体不适,如头昏、头紧、头皮发麻、肠胃功能失调、睡眠欠佳、食欲下降等,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质量,就要第一时间向专业人员求助,切忌拖延。

  想给孩子减压,家长和老师注意别做这7点

  各位家长老师,帮助孩子们减压,也得注意方法,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忌过度紧张

  临近高考之际,心中出现焦虑、烦躁,这些是很自然的。家长和老师也要认识到这一点,如何帮助他们克服这些紧张情绪相当重要。

  比如,可以多多与考生交流,缓解压力。特别是在家中,父母更要利用好时间开导孩子,例如饭后散步、聊聊家常等,或者安排一次活动,陪同他们去大自然里走一走,这些都有助于缓解考前紧张。

  忌饮食大变

  高考前几天及高考期间,往往有些家长要为孩子“改善生活”。可怜天下父母心,你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实际效果也许恰恰与你的愿望相反。

  在搭配好高考营养餐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如果饮食与平时习惯差别太大,或者搭配不合理,轻则学生会感觉身体不适,重则可能会出现拉肚子、尿频等严重影响考试的事情发生,所以还是要保持合理适度的饮食习惯。

  忌大量做题

  在高考临近或考试间隙,有些同学还在大量做题,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做法。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但是这个枪怎么磨法却是很有讲究的。

  老师和家长们要多多提醒考生,这个阶段不要再搞题海战术,不妨建议他们回顾基础知识,重温做过的习题,在这个过程中查缺补漏,或者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忌剧烈运动

  很多学校在高考前都会给学生放一点小假,好让学生们放松一下心情。考生们有了自主的时间,适当运动放松大有裨益,然而还得把握好度。

  运动是好的,但要掌握好时机和运动量。试想,如果在考前把自己搞得十分疲惫,考场上怎么会有充沛的精力?更甚者,如果在剧烈运动中受了伤,造成带伤考试或无法参加高考的严重后果,这种损失又如何弥补?

  忌环境不适

  考试环境会对考试成绩产生影响。最后阶段,很多家长为了方便和舒适,临时选择寄住在宾馆或者亲朋好友家。实际上,这样的临时环境学生往往不适应,居住环境的改变也可能使考生睡眠不足,从而在考场上昏昏欲睡。如果确实因离家太远有以上需求,最好能提前几天入住,并选择安静的环境,但也要记得提前熟悉考场的位置和前往考场的路线。

  另外,还必须注意,这段时间最好不要使用空调。考试期间天气较热,尤其是南方各省市,气温已很高,而考场一般没有空调,因此在家复习这几天,最好不要开空调,以保持与考场环境的一致。

  忌熬夜加班

  取得好成绩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有充沛的体力及精力,不要认为夜深人静就学到深更半夜,要科学安排休息时间。要是弄得第二天精力不足就得不偿失了。

  如果能提前把自己的兴奋点调整在每场考试时间内,这样就更能让自己保持最佳状态。最后阶段,老师和家长不要给考生们布置太多作业,如果孩子们熬夜加班学习,家长也必须及时提醒,注意休息。

  忌关心过度

  高考期间家长对孩子适度关心有好处,但要掌握好一个度。不管不问,孩子会有失落感,因为对学生来说高考是他遇到的人生第一件大事,但过度关心也未必就是好事。

  考前家长应该尽量避免给孩子施加压力,不要过多地叮嘱孩子,唠叨会让人生烦。要从后勤保障上有意识地帮孩子检查一下,必备物品如准考证、文具等绝对不能遗漏。考试期间是否接送,是否陪考,家长不要自行决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相关新闻

  • 北京工业大学2023年非高考改革省份分省...
  • 北京工业大学2023年“3+1+2”高考...
  • 北京工业大学2023年“3+3”高考改革...
  •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
  •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
  •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
  •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
  •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
  •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
  •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
  •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
  •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
友情
  • 浙江高考

  • 上海高考

  • 辽宁高考

  • 北京高考

  • 高考招生

  • 高校招生考试网

  • 青海高考

  • 山东高考

  • 江苏高考

  • 黑龙江高考

  • 吉林高考

  • 内蒙古高考

  • 山西高考

  • 河北高考

  • 天津高考

  • 安徽高考

  • 福建高考

  • 湖南高考

  • 湖北高考

  • 河南高考

  • 江西高考

  • 云南高考

  • 四川高考

  • 重庆高考

  • 海南高考

  • 广西高考

  • 广东高考

  • 西藏高考

  • 陕西高考

  • 贵州高考

  • 甘肃高考

  • 宁夏高考

  • 新疆高考

  • 私立学校

招办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 宁夏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湖北

  • 湖南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福建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甘肃

  • 青海

  • 新疆

  • 西藏

媒体
  • 中国青年报

  • 北京晨报

  • 京华时报

  • 新京报

  • 重庆晨报

  • 华西都市报

  • 三晋都市报

  • 现代快报

  • 信息时报

  • 现代教育报

  • 新文化报

  • 齐鲁晚报

  • 新消息报

  • 南方都市报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营销合作| 服务条款|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微信平台|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0-2021 高校招生考试网 www.gxzsks.org  版权所有 为高考考生提供高校资讯及高校招生信息!

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平台。提供高招咨询,院校信息、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志愿填报、复习指导、专业介绍、分数线以及招生名单公示等服务。

中国高校招生考试网所有资料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京公网安备 110116020009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