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考试网 -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平台。提供高招咨询、院校招生计划、志愿、复习、专业、分数线等服务!  微信 微博 

高校招生考试网|高考信息门户网站-高校招生考试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 首页

  • 高考要闻

    • 高考动态
    • 高考政策
  • 招生简章

  • 高考志愿

    • 志愿报考指导
    • 加分政策
    • 专业与就业
    • 高考大纲
  • 民办高校

  • 独立学院

  • 高职高专

  • 中外合作

  • 军事院校

  • 艺术院校

  • 高考复习

    • 高考语文
    • 高考数学
    • 高考英语
    • 高考物理
    • 高考化学
    • 高考生物
    • 高考政治
    • 高考历史
    • 高考地理
    • 高考经验
  • 高考家长圈

    • 营养健康
    • 考生心理
    • 家有考生
    • 高考故事
  • 地方分站

    • 北京分站
    • 天津分站
    • 河北分站
    • 山西分站
    • 内蒙古分站
    • 辽宁分站
    • 吉林分站
    • 黑龙江分站
    • 上海分站
    • 江苏分站
    • 浙江分站
    • 安徽分站
    • 福建分站
    • 江西分站
    • 山东分站
    • 河南分站
    • 湖北分站
    • 湖南分站
    • 广东分站
    • 广西分站
    • 海南分站
    • 重庆分站
    • 四川分站
    • 贵州分站
    • 云南分站
    • 西藏分站
    • 陕西分站
    • 甘肃分站
    • 青海分站
    • 宁夏分站
    • 新疆分站
    • 华北地区
当前位置:  > 高考复习  > 高考数学 > 高考考前指导|数学考前指导
微信二维码

热点排行

  •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有哪些
  • 高三复习数学的方法总结归纳
  •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数学学习技巧
  • 数学成绩在90分以下怎么提高
  • 高三数学零基础逆袭法
  • 数学基础差怎么办
  • 高考数学怎样才能考到130?
  • 新高考模式下怎样让数学考的分数更高
  • 2020高考数学复习攻略
  • 高考理科数学最后20多天复习计划
  • 高考文科数学最后20多天复习计划
  • 离高考越来越近了,数学复习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 数学在最后一个月的备考建议
  • 高中数学具体学习办法
  • 怎样快速提高数学成绩,这些方法很实用!
  • 2020高中数学思维导图汇总,涵盖考试重难点

高考考前指导|数学考前指导

作者:高校招生考试网     所属栏目:高考数学     时间:2019-03-15

  高考考前指导|数学考前指导

  一、停课期做什么?

  1.梳理知识,形成网络,注意覆盖面,不能有死角。

  2.梳理方法,形成体系,重解题建模,同类用同法。

  3.理性思考,清醒做题,一追到底,会而不失分

  思考解题前的审题与解题表述的时间比,能否做到慢审题快解题,数学题中的字是“一字值千金”

  清醒做题是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框架凸显,层次分清,表述有序。

  一追到底是运算到底,“看了就过,不一定能过得去”中较多的学生就是运算过不去。

  会而不失分是目前争分的关键,保证会做的不错,即使不完全会做,也要理解多少做多少,以增加得分机会。答题时该交待的一定要交待清楚。切记过程是得分的依据,方法是过程的桥梁,细心是总分的保证.

  4.缩小范围,注重交流,轻松而愉快,作三种准备

  缩小复习范围,了解近年高考试题层次

  ①突出高考必考题原则;(常考常规题,建立思维模型与解题模型)

  ②突出思想与方法原则;(常用的技巧,控制题量寻找题目与方法的链接点)

  ③突出演变与运算原则。(数表、数据、图形处理,式子化简,数学计算)

  注重同学交流,给力奋进要比艰苦奋进好

  ①向同学学习,愉快的,实践性的,可探讨的学习;

  ②向书本学习,随时的,选择性的,可针对的学习;

  ③向老师学习,可攀的,前展性的,可提升的学习。

  轻松愉快复习,轻装奋进要比负重奋进好

  ①注重衔接,处理好模仿性与推理性的过度;

  ②注重细节,把握好训练量与思维量的时间;

  ③注重信心,培养好我会想与我会考的意识.

  作好三种准备,分层应对要比糊涂应对好

  一是遇到浅卷的心理准备,比审题,比步骤,比细心;

  二是遇到深卷的心理准备,比审题,比情绪,比意志;

  三是遇到新题的心理准备,比审题,比分析,比联想.

  停课复习会更辛苦,只要坚持数日,形成自觉行为,到时你会感到自已有底气、才气和灵气,更能增强你的信心、决心和灵性.

  二、考前注意什么?

  1.考前做“熟题”找感觉

  挑选部分有代表性的习题演练一遍,体会如何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提炼具有普遍性的解题方法,以不变应万变最重要。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归纳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二是归纳重要题型的解题方法。还要注意典型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防止形式套用时导致错误。

  顺应时间安排:数学考试安排在下午,故而考生平时复习数学的时间也尽量安排在下午

  时段。每天必须坚持做适量的练习,特别是重点和热点题型,保持思维的灵活和流畅。

  2.考前调整、休养生息

  调整生物钟,中午、晚上睡好睡足,确保考时大脑和全身的生理机能充足,把数学的兴

  奋点移至下午,在考试时,使思维自动进入工作状态并迅速达到高潮。

  休养生息,“静能生慧”,静中能悟,静中能记。数学需要悟,不悟不可能提升,数学也有背的东西,不背你要吃亏。

  3.清点考具,熟悉环境,提前活动

  清点考具在赴考离家前,备有专用的考试用具包。熟悉环境在试坐中,包括考场内外环境,座位四周考生,座位课棹状况。提前活动指准备提前半小时到考点,以防路况有变。

  三、考时注意什么?

  1.五分钟内做什么

  ①清查试卷完整状况,清晰地填好个人信息。

  ②用眼用手不用笔,看填空题要填的形式,如是易错做好记号,为后面防错作准备。对大题作粗略分出A、B两类,为后面解题先易后难作准备。

  ③稳定情绪,碰到深卷坚信:江北考生难江南考生更难,启东考生不会如东考生更不会,我感到荆手他人更难下手。

  2.120分钟内怎样做

  ①做到颗粒归仓,把会做的题都做对是你的胜利,把不会做的题抢几分是你的功劳

  审题宁愿慢一点,确认条件无漏再做下去。

  解题方法好一点,确认路子对了再做下去。

  计算步骤规范一点,错误常常出在“算错了”,计算的时候我们的草稿也要写好步骤,确认了再往下走。

  考虑问题全面一点,提防陷阱,注意疏漏,多从概念、公式、法则、图形中去考察,尤其是考察是否有特例,考虑结论是否符合题意,分类要明,讨论要全。

  ②盯住目标,保证总分

  盯住填空题前10题确保正确。盯住大题前4题,确保基础题不失分。

  关注填空题后4题严防会而放弃,适度关注大题后两题,能抢多少是多少。

  ③适度考虑时间分配

  一般地:填空题(用时40—50分钟左右):

  1—6题防止犯低级错误,平均用时在2.5分钟左右。7—12题防止犯运算错误,平均用时在3.5分钟左右。13—14防止犯耗时错误,平均用时在4分钟左右。一般地:解答题(用时在70分钟左右):15—16题防止犯运算和表述错误,平均用时12分钟左右。

  17—18题防止犯审题和建模错误,平均用时在14分钟左。19—20题防止犯第一问会而不做和以后的耗时错误,平均用时在10分钟左右。

  有的同学做到第16题、第17题的时候就卡住了,属于非智力因素导致想不起来,这时候怎么办?虽然是简单题我不会做怎么办?建议先跳过去,不是这道题不会做吗?后面还有很多的简单题呢,我们把后面的题做一做,不要在考场上愣神,先跳过去做其他的题,等稳定下来以后再回过头来看会顿悟,豁然开朗。

  提醒理科同学:加试题前二题不会难,是概念和简单运算,要细心又要快,用时在12分钟左右;第三题也不太难,是计算与证明,但要讲方法,用时10分钟左右;第四题有难度,用时在10分钟左右。

  最后,再谈一点,要养成一个一次就作对一步到位的习惯。我做一次就是正确的结论,不要给自己回过头来检查的习惯。有的时候第二次改错的现象也很普遍。高考试题的设置是有一定要求的,到最后自己应该会做的写完后时间余下大约是15分钟左右。高考的时候为什么要设置一个15分钟的倒数哨声呢?这就是提醒部分考生把会做的题要写好,或者说你一道题不会做开始写一些也好,到你写完估计也到时了。这就是为什么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信号。

相关新闻

  • 北京工业大学2023年非高考改革省份分省...
  • 北京工业大学2023年“3+1+2”高考...
  • 北京工业大学2023年“3+3”高考改革...
  •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
  •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
  •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
  •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
  •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
  •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
  •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
  •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
  •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
友情
  • 浙江高考

  • 上海高考

  • 辽宁高考

  • 北京高考

  • 高考招生

  • 高校招生考试网

  • 青海高考

  • 山东高考

  • 江苏高考

  • 黑龙江高考

  • 吉林高考

  • 内蒙古高考

  • 山西高考

  • 河北高考

  • 天津高考

  • 安徽高考

  • 福建高考

  • 湖南高考

  • 湖北高考

  • 河南高考

  • 江西高考

  • 云南高考

  • 四川高考

  • 重庆高考

  • 海南高考

  • 广西高考

  • 广东高考

  • 西藏高考

  • 陕西高考

  • 贵州高考

  • 甘肃高考

  • 宁夏高考

  • 新疆高考

  • 私立学校

招办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 宁夏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湖北

  • 湖南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福建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甘肃

  • 青海

  • 新疆

  • 西藏

媒体
  • 中国青年报

  • 北京晨报

  • 京华时报

  • 新京报

  • 重庆晨报

  • 华西都市报

  • 三晋都市报

  • 现代快报

  • 信息时报

  • 现代教育报

  • 新文化报

  • 齐鲁晚报

  • 新消息报

  • 南方都市报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营销合作| 服务条款|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微信平台|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0-2021 高校招生考试网 www.gxzsks.org  版权所有 为高考考生提供高校资讯及高校招生信息!

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平台。提供高招咨询,院校信息、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志愿填报、复习指导、专业介绍、分数线以及招生名单公示等服务。

中国高校招生考试网所有资料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京公网安备 110116020009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