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考试网 -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平台。提供高招咨询、院校招生计划、志愿、复习、专业、分数线等服务!  微信 微博 

高校招生考试网|高考信息门户网站-高校招生考试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 首页

  • 高考要闻

    • 高考动态
    • 高考政策
  • 招生简章

  • 高考志愿

    • 志愿报考指导
    • 加分政策
    • 专业与就业
    • 高考大纲
  • 民办高校

  • 独立学院

  • 高职高专

  • 中外合作

  • 军事院校

  • 艺术院校

  • 高考复习

    • 高考语文
    • 高考数学
    • 高考英语
    • 高考物理
    • 高考化学
    • 高考生物
    • 高考政治
    • 高考历史
    • 高考地理
    • 高考经验
  • 高考家长圈

    • 营养健康
    • 考生心理
    • 家有考生
    • 高考故事
  • 地方分站

    • 北京分站
    • 天津分站
    • 河北分站
    • 山西分站
    • 内蒙古分站
    • 辽宁分站
    • 吉林分站
    • 黑龙江分站
    • 上海分站
    • 江苏分站
    • 浙江分站
    • 安徽分站
    • 福建分站
    • 江西分站
    • 山东分站
    • 河南分站
    • 湖北分站
    • 湖南分站
    • 广东分站
    • 广西分站
    • 海南分站
    • 重庆分站
    • 四川分站
    • 贵州分站
    • 云南分站
    • 西藏分站
    • 陕西分站
    • 甘肃分站
    • 青海分站
    • 宁夏分站
    • 新疆分站
    • 华北地区
当前位置:  > 高考家长圈  > 家有考生 > 舌尖上的高考:高考期间考生如何科学饮食
微信二维码

热点排行

  • 高三百日誓师家长给孩子的一封信 范文欣赏
  • 妈妈写给100天高考女儿的一封信 范文欣赏
  • 距离高考100天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 孩子不爱写作业的原因是什么 要怎么做
  • 高三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 如何解决
  • 家长意见怎么写最简单 方法是什么
  • 赞美孩子优秀的简短句子 家长夸赞孩子的话
  • 家长表达对老师的感恩的话 用一句话感谢老师
  • 家长鼓励高三孩子加油的暖心话
  • 怎么疏导高三孩子情绪 有哪些方法
  • 家长意见要怎么写 有什么方法吗
  •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方法有哪些
  • 高三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有哪些注意事项
  • 高考家长怎么照顾孩子 如何照顾考生
  • 高考家长怎么鼓励孩子 说什么鼓励的话
  • 家长鼓励高三孩子的寄语 高考励志语推荐

舌尖上的高考:高考期间考生如何科学饮食

作者:高校招生考试网     所属栏目:家有考生     时间:2015-12-24

  高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在考前这段时间,考生的营养和健康至关重要。那么,家长在给考生准备饮食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营养要如何搭配呢?

  注意食品安全

  安全是膳食与营养的基础。在考前给孩子准备饮食时,家长要选择新鲜的食物,在贮存、烹饪的过程中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考前和考试期间,考生不要在街头小摊上买东西吃,不吃或少吃冷饮。家长可在家中准备绿豆汤、凉白开或新鲜的水果等供孩子解渴。吃东西前,考生要将手洗干净,注意卫生,以免引起肠道传染病。

  不吃主食是误区

  主食包括米、面、薯类和杂粮。不少考生和家长认为:“肉、蛋、奶营养高,考试期间要多吃这些,少吃甚至不吃主食”。这是错误的。主食是葡萄糖最好的来源,而葡萄糖是大脑活动的唯一能量来源,体内的葡萄糖不足会出现脑袋发懵等状况,影响学习和考试。

  考生要食用充足的主食,以保证能量供应。粗粮杂粮如红豆、绿豆、糙米、标准粉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和膳食纤维,维生素B1能增进食欲。一方面,维生素B1可帮助大脑利用血糖产生能量;另一方面,不断变换食物品种花样也可增加食欲。

  切忌盲目进补

  为了给孩子疲惫的大脑补充营养、让孩子以最好的状态迎接高考,很多家长今天“烧鸡烤鸭”、明天“肥鱼大虾”,可谓用心良苦。但看似营养丰富的大鱼大肉,过多食用反会抑制大脑活力。高考期间,家长不要给孩子盲目进补。

  有些家长只要听说对孩子有益的保健品就购买,这种做法不一定有帮助。有些保健品要长期食用才会有效,家长选择前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并注意细节。

  别打乱饮食规律

  复习、考试期间的膳食原则有两条,一是增加蔬菜、水果、动物性食品和豆类食品;二是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特别是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铁。

  营养的供给和分配要按时定量;不要打乱生活规律,特别是饮食规律;烹调要求清淡,脂肪不宜过高,但要保证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食物要求少而精,蛋白质要多用优质的;还要注意多吃水果、蔬菜。

  吃好早餐

  血糖是大脑能直接利用的唯一能量。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血糖水平容易降低,就会产生饥饿感,反应迟钝,从而影响复习或考试效率。

  如孩子过于紧张、没有食欲或因其他原因没吃早餐,家长可带上一些巧克力或面包、牛奶或酸奶,让其在进考场前食用。食物的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考场发挥和午餐的进食量。

  搭配好营养

  复习、考试期间,生活和学习节奏较快,考生大脑活动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时,大脑对氧和某些营养素的需求比平时多。大脑对缺氧非常敏感,良好的休息是基础,考生不要搞疲劳战术。除耗氧量会增加外,大脑对蛋白质、磷脂、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C、B族维生素以及铁的消耗也有所增加。因此,考生要注意这些营养素的补充。

  注意食物多样性

  考生如因天气炎热、学习紧张而食欲降低,家长要选择其平常爱吃的食物,变换花样做可口些,让孩子吃饱,否则能量不足会导致反应迟钝。

  复习、考试期间,考生可多食用鱼虾、瘦肉、肝、鸡蛋、牛奶、豆腐、豆浆等。这些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还富含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B2和维生素D。鱼虾贝类,尤其是深海鱼含有丰富的DHA,可提高大脑功能,增强记忆;也可选用黄金亚麻籽,富含N-3脂肪酸、膳食纤维,能在提高大脑功能的同时预防便秘。

  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维生素C既可促进铁在体内的吸收,又可增加脑组织对氧的利用。考生可每天吃一颗奇异果,帮助消化,增加食欲。

  创造轻松、愉快就餐环境

  在进餐过程中谈些轻松、愉快的话题,或者听些舒缓的音乐,有利于消化。同时,考生的紧张情绪也需要家长的疏导。

相关新闻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宁夏理工(...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青海理工(...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甘肃理工(...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甘肃文史(...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陕西文史(...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陕西理工(...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西藏理工(...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云南理工(...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贵州理工(...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四川文史(...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四川理工(...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重庆历史类...
友情
  • 浙江高考

  • 上海高考

  • 辽宁高考

  • 北京高考

  • 高考招生

  • 高校招生考试网

  • 青海高考

  • 山东高考

  • 江苏高考

  • 黑龙江高考

  • 吉林高考

  • 内蒙古高考

  • 山西高考

  • 河北高考

  • 天津高考

  • 安徽高考

  • 福建高考

  • 湖南高考

  • 湖北高考

  • 河南高考

  • 江西高考

  • 云南高考

  • 四川高考

  • 重庆高考

  • 海南高考

  • 广西高考

  • 广东高考

  • 西藏高考

  • 陕西高考

  • 贵州高考

  • 甘肃高考

  • 宁夏高考

  • 新疆高考

  • 私立学校

招办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 宁夏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湖北

  • 湖南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福建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甘肃

  • 青海

  • 新疆

  • 西藏

媒体
  • 中国青年报

  • 北京晨报

  • 京华时报

  • 新京报

  • 重庆晨报

  • 华西都市报

  • 三晋都市报

  • 现代快报

  • 信息时报

  • 现代教育报

  • 新文化报

  • 齐鲁晚报

  • 新消息报

  • 南方都市报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营销合作| 服务条款|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微信平台|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0-2021 高校招生考试网 www.gxzsks.org  版权所有 为高考考生提供高校资讯及高校招生信息!

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平台。提供高招咨询,院校信息、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志愿填报、复习指导、专业介绍、分数线以及招生名单公示等服务。

中国高校招生考试网所有资料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京公网安备 110116020009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