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考试网 -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平台。提供高招咨询、院校招生计划、志愿、复习、专业、分数线等服务!  微信 微博 

高校招生考试网|高考信息门户网站-高校招生考试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 首页

  • 高考要闻

    • 高考动态
    • 高考政策
  • 招生简章

  • 高考志愿

    • 志愿报考指导
    • 加分政策
    • 专业与就业
    • 高考大纲
  • 民办高校

  • 独立学院

  • 高职高专

  • 中外合作

  • 军事院校

  • 艺术院校

  • 高考复习

    • 高考语文
    • 高考数学
    • 高考英语
    • 高考物理
    • 高考化学
    • 高考生物
    • 高考政治
    • 高考历史
    • 高考地理
    • 高考经验
  • 高考家长圈

    • 营养健康
    • 考生心理
    • 家有考生
    • 高考故事
  • 地方分站

    • 北京分站
    • 天津分站
    • 河北分站
    • 山西分站
    • 内蒙古分站
    • 辽宁分站
    • 吉林分站
    • 黑龙江分站
    • 上海分站
    • 江苏分站
    • 浙江分站
    • 安徽分站
    • 福建分站
    • 江西分站
    • 山东分站
    • 河南分站
    • 湖北分站
    • 湖南分站
    • 广东分站
    • 广西分站
    • 海南分站
    • 重庆分站
    • 四川分站
    • 贵州分站
    • 云南分站
    • 西藏分站
    • 陕西分站
    • 甘肃分站
    • 青海分站
    • 宁夏分站
    • 新疆分站
    • 华北地区
当前位置:  > 高考家长圈  > 家有考生 > 线上学习如何高效开展?
微信二维码

热点排行

  • 高三百日誓师家长给孩子的一封信 范文欣赏
  • 妈妈写给100天高考女儿的一封信 范文欣赏
  • 距离高考100天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 孩子不爱写作业的原因是什么 要怎么做
  • 高三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 如何解决
  • 家长意见怎么写最简单 方法是什么
  • 赞美孩子优秀的简短句子 家长夸赞孩子的话
  • 家长表达对老师的感恩的话 用一句话感谢老师
  • 家长鼓励高三孩子加油的暖心话
  • 怎么疏导高三孩子情绪 有哪些方法
  • 家长意见要怎么写 有什么方法吗
  •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方法有哪些
  • 高三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有哪些注意事项
  • 高考家长怎么照顾孩子 如何照顾考生
  • 高考家长怎么鼓励孩子 说什么鼓励的话
  • 家长鼓励高三孩子的寄语 高考励志语推荐

线上学习如何高效开展?

作者:高校招生考试网     所属栏目:家有考生     时间:2020-03-04

访谈嘉宾:

郭绍青   教育部信息化教育专家组专家、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

徐寅波   浙江省衢州市电化教育馆馆长

谢学宁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学校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商南花   湖南省浏阳市新翰高级中学校长

吴健     湖南省株洲市红旗路小学校长

为应对防控疫情需要,教育部办公厅、工信部办公厅前不久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指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居家学习,加强学生网上学习资源选择的指导,要针对线上学习特点和学科特点,认真研究明确适合线上学习的课程……

2月中旬是一些地方原定开学的日子,延迟开学后,一些地方开始推行线上学习,然而,这次因延迟开学而推行的线上学习毕竟是一次新的尝试,涉及工作较为复杂,一时间,一些地方在实践中遇到了诸如网络延迟、断线等难题。开展线上学习究竟存在哪些困难?如何确保线上学习质量?做好线上学习,地方可从哪些方面重点着力?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线上学习的质量如何得到有效保障?

记者:质量把控是线上学习的难点,如何确保线上教学的质量?

郭绍青:保证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评价的根本在于在线学习模式的设计。例如:对数学学科教学,选择具备大数据分析技术支持的在线适应性学习系统,不仅对学生学科知识与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素养、沟通交流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的综合培养,而评价环节比课堂教学来得更加及时、精准。当然,在不能获得适应性学习系统时,也可使用组卷系统,教师通过推送微课程,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利用在线组卷系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在线评价,获得及时的学生评价结果,使教师能够针对性进行在线讲授、答疑、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等。不同学科教师能够根据自己学科需要,选择相应的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在线教学模式设计。简单的在线直播教学仅仅是课堂讲授教学的网络搬家,要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必须进行学习过程干预与调控等学习活动设计与运用。

徐寅波:需要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承担起相应的日常管理责任,通过各种网络工具及时掌握学生的听课学习情况以及作业、练习等反馈情况,做好各种课后的质量落实保障,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做好个性化答疑和辅导。

浙江衢州许多学校在线上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上传作业、在线家校本等方式来实现学生学习的监管和质量保障,取得了一定实效。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学校应当切实履行教学管理职能,建立适应线上教学的管理机制,并有效地落实给所有教师和班主任。

如何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学习资源?

记者:我们注意到,目前各类在线教育课程纷纷上线,但质量参差不齐,如何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学习资源?

郭绍青:面对海量数字教育资源,教育管理部门建立常态准入、监控与淘汰机制,进行政治性、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等方面的评价与监管非常必要。在当前疫情特殊时期,区域与学校要组织专家组,根据线上学习模式的需要,筛选、整合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符合课程标准、满足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水平需要的数字教育资源。而智力资源服务相对比较复杂,像企业提供的英语一对一在线教学服务,实际是在线智力资源融合数字教育资源服务类型,如果融合这类资源进入到教育体系中,需要甄别的不仅仅是数字教育资源,更需要对在线进行教育服务的人的甄别与监管,但智力资源服务是“互联网+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得到关注。

谢学宁:可以从教师资质、宣传推广、课程质量、合同签订、公示信息、服务质量等方面加以辨别。

家长要关注平台公示的信息和网上各方面的评价,首选办学历史较长、知名度较高、专业从事在线教育的大平台;特别注意甄别教师水准,可以通过在线和电话互动了解选课老师的切实信息;下单前,一定要反复比较,试听试看后再决定。

在甄别在线课程时,教师要起到最关键的作用。因为只有教师最了解学情,最能辨别优劣,在推荐在线课程时,教师要把关选材,提前了解教材版本、教学内容,以素养发展为目标,从孩子兴趣出发,从孩子需要出发,从孩子成长出发,仔细甄选之后,方能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资源。

商南花:甄选学生适合的、优质的线上资源要做到“三看”:一看平台功能。选择线上课程时,需看该课程发布的平台功能,以系统功能数量为参考,重点看功能实用性如何。功能数量多且系统稳定的平台是比较值得信赖的。二看系统稳定。选定平台后,可通过体验课或试听等方式全面体验这家在线机构技术商所开发的网络课堂系统,重点看是否有卡顿、延迟、掉线等情况,使用过程是否简单方便。三看公司实力。主要看专业性,有些公司综合性较强、技术开发范围广,但功能上并不适合教育。最好选服务教育机构数量多反应好,开发网络课堂系统产品能满足不同学段的教学学习需求。如中国大学MOOC、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提供的课程资源等。

记者: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多样的优质学习资源?

郭绍青:学习资源不是越多越好,一些平台拥有者会介绍他们拥有多少T的资源,但从不介绍有多少T的资源访问量是零。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体系化的精品资源供给十分重要。政府搭台、企业开发、学校购买服务是国家建设与供给资源的基本导向。当然公益性学习资源供给能够为学校提供免费服务值得提倡,公益资源的持续更新与开发很重要。数字教育资源正走向高技术融合开发的方向,学科工具、虚拟学习系统、智能虚拟学习系统等还是需要互联网教育企业开发、供给。对于学生来讲,是公益性提供还是企业收费服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为学生推荐使用的资源是不需要付费的。

如何打造一堂高效的线上学习课?

记者:一些地方推出了在线直播或点播课程,如何打造一堂高效的线上学习课?

吴健:疫情时期,打造一堂高效在线学习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维度着力。

在内容上,不要提早开讲下学期的新课,避免增加孩子负担。建议寒假期间老师们可以利用线上资源,结合时事,为孩子们安排一些疫情防护知识、心理健康辅导等学习内容。

在技术上,建议学校统一做一个精确到每一步的家长操作手册,手把手帮助家长和同学们找到直播间、学会用直播间。老师们在首次开讲前,也应多做练习,熟悉直播技能。尽可能避免将珍贵的课堂时间浪费在解决技术问题上。

在时量上要控制适当,在开播之前,可以提前在群里了解一下同学们的疑问,结合重难点来开播,更有针对性,效果也会更好。

在资源上,建议老师们可以不局限在纸质版的讲义上。视频、音频、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料网站都可以用起来。

在评价上,可以通过练习、作业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此督促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过程。

开展好线上学习,需要重点注意哪些地方?

记者:地方和学校在开展线上教学时,有哪些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为进一步做好线上教学,您有哪些好的建议?

郭绍青: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是对各类平台的功能、服务水平与能力、网络通信能力、教师与学生信息素养等的一次大检阅。需要地方与学校特别关注以下问题。一是进行线上学习模式的多样化设计,不能一味使用在线直播教学,直播教学对网络实时传输能力要求高,如果当地网络条件或数据中心不满足大量实时并发的要求,会造成平台崩溃、严重卡顿等问题。二是在较大区域内(学生数较大的省份)要考虑平台分流,分散压力,同时也保证某个平台出问题不会影响全局。三是组建多类型的技术服务团队,为教师与家庭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四是考虑学生家庭条件复杂性,要采用多种方式,保证每个学生获得在线学习服务需要特别重视。五是组织教师教学共同体,共同设计、分享经验,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徐寅波:从之前有的一些案例和反馈看,学生对于纯点播性质、缺乏有效互动的在线课程普遍不感兴趣,学校应当尽量丰富师生网络互动的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师重点加强“隔着屏幕如何调动学生情绪和课堂气氛”方面的思考和研究。另外,线上学习需要对着屏幕,有许多终端是小小的手机,应当严格控制教学时间,尽可能避免学生视力受到影响。与此同时,给学生一些时间、一些空间,适当“留白”,让学生参与家庭生活和亲情沟通、多做些家务、进行些文体活动,这也是一种必需的教育。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一看到学生空下来就焦虑、恐慌,要多给家长和学生一些正确的引导。

谢学宁:首先,缓解焦虑,因地制宜。其实,寒假长一些,让孩子们做做休闲阅读和基础背诵,多花点儿时间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是完全可以的。担心教学进度完不成完全没必要,哪怕调整一下暑假也是可以的。

其次,控制节奏,真心育人。应该考虑我们的教育首要解决什么问题。线上学习不是简单地为了追赶教学进度,而是让居家生活有意义、有活力、有价值。特别是要挖掘出疫情所带来的特有的教育价值,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课程,让每个学生一张课表。让学生精神上强起来,心灵上静下来,身体上动起来。

商南花:重点要做到三个“不能”。

不能重教轻防。始终把疫情防控工作摆首位,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把问题想得严重一点儿、把应对方案做得全面一些、把工作做得更加精准一些。守好“责任田”护好“一校人”。为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筑牢校园安全健康防线。

不能重教轻研。由于师生居家教与学,缺少特殊学科的设备,如体育、音乐等,因此要通过网上教研,调整教学计划,多安排、设计学习陈述性知识的课程,将实验操作、合作互动、活动性强的课程调整到正常开学后学习。同时,备课组、教研组要重点进行“双线模式”备课研究。通过网上教研,在线下教学备课的基础上,通过修改完善,变成线上教学教案,教师研得有多深有多全,学生就能学得有多深有多全。

不能重教轻育。疫情当前一些地方推出的线上学习,需要地方、学校加强指导,注重学生全面成长。不能只教不“育”,只学不“长”。线上学习应该依据现实条件,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从理念、内容、方式层面做更科学的设计。要把全国上下一心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材料转化为有价值的育人课程,成就学生一段特殊的成长经历,用技术、专业、智慧、爱心构筑“非常成长课程”,这是教育的责任。(本报记者 王强)

相关新闻

  • 听清华学霸谈高中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
  • 清华学霸的学习方法 哪些学习方法最有效
  • 高三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 如何解决
  • 家长意见怎么写最简单 方法是什么
  • 怎么疏导高三孩子情绪 有哪些方法
  •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方法有哪些
  • 高考家长怎么照顾孩子 如何照顾考生
  • 高考家长怎么鼓励孩子 说什么鼓励的话
  • 高三生的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 如何调节心态
  • 高三学生焦虑怎么疏导 如何缓解紧张情绪
  • 高三后期怎么调整心态 如何应对考试
  • 高三学生焦虑厌学心理如何缓解 如何克服厌...
友情
  • 浙江高考

  • 上海高考

  • 辽宁高考

  • 北京高考

  • 高考招生

  • 高校招生考试网

  • 青海高考

  • 山东高考

  • 江苏高考

  • 黑龙江高考

  • 吉林高考

  • 内蒙古高考

  • 山西高考

  • 河北高考

  • 天津高考

  • 安徽高考

  • 福建高考

  • 湖南高考

  • 湖北高考

  • 河南高考

  • 江西高考

  • 云南高考

  • 四川高考

  • 重庆高考

  • 海南高考

  • 广西高考

  • 广东高考

  • 西藏高考

  • 陕西高考

  • 贵州高考

  • 甘肃高考

  • 宁夏高考

  • 新疆高考

  • 私立学校

招办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 宁夏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湖北

  • 湖南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福建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甘肃

  • 青海

  • 新疆

  • 西藏

媒体
  • 中国青年报

  • 北京晨报

  • 京华时报

  • 新京报

  • 重庆晨报

  • 华西都市报

  • 三晋都市报

  • 现代快报

  • 信息时报

  • 现代教育报

  • 新文化报

  • 齐鲁晚报

  • 新消息报

  • 南方都市报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营销合作| 服务条款|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微信平台|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0-2021 高校招生考试网 www.gxzsks.org  版权所有 为高考考生提供高校资讯及高校招生信息!

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平台。提供高招咨询,院校信息、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志愿填报、复习指导、专业介绍、分数线以及招生名单公示等服务。

中国高校招生考试网所有资料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京公网安备 110116020009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