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刘玉祥/文
考生的录取去向是志愿填报的结果。绝大部分考生都能满意或认可自己所录取的院校与专业,但每年都有少量考生对此觉得遗憾,甚至懊悔。究其根本,是相关考生所填的志愿表未能准确反映出基于本人实力的愿望次序。
一般来说,录取结果不甚理想主要在于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过于自信。
个别考生和家长酝酿志愿的时候,只重愿望,不看现实,过多考虑“我觉得如何如何”“应该会如何如何”,而非根据往年录取排位合理布局本人志愿。
有一位520多分的考生,本科普通批志愿从复旦、上海交大填起,一路填报了很多所“双一流”大学,最后一个志愿定格于华东政法02专业组。根据2022年所有考生的成绩分布,这一志愿表显然属于填报过高,不出意外将会全部落空。
还有一位考生,高考成绩580多分,综评批次被退档。他的本科普通批次志愿中只出现了复旦、上海交大、浙大、南大等校身影,录取前景同样堪忧。
尽管平行志愿模式下,允许考生从最理想的院校与专业开始表达追求,但若把所有志愿都用于“冲一冲”,完全寄希望于“捡漏成功”,是非常不可取并且风险极高的做法。
二是过于保守。
少量考生和家长求稳心态明显,“佛系”对待志愿。
一位500分出头的考生,本科普通批次24志愿从上海海大起步,认认真真按照往年各校相关专业组录取底分一直降序填到民办本科。这份志愿表本身并无错误,但在旁人看来总觉得缺少一点“冲”劲。如果在这位考生心目中,上海海大已经是最为向往的理想院校,那么这样填报非但无误,而且可以堪称“务实典范”。事实上,以500分出头的成绩报考该校还未必能够录取得进竞争最激烈的几个专业,因此表中也算隐含了“冲一冲”的意蕴。不过,除非上海海大“铁粉”或者再无更加中意院校,否则志愿表达的时候应当考虑体现具备实现可能的更高愿望。
三是过于在意。
个别考生和家长对每个批次志愿都很重视。怀着“走过路过不错过”的想法,不愿失去任何一个机会,凡是看到可以填报的空格,一个不落全部填满。态度固然可嘉,效果却未必就好。
有一位成绩还不错的考生,从综合评价批次开始,每个批次的志愿都填得满满登登,分开来看都没有问题,合起来看就存在逻辑缺陷。按其成绩,能在本科普通批次中录取一所不错的双一流大学,并且极有可能录取心仪专业。但事实上因为他在本科提前批中填报了某所恰好够得上投档的院校,最终被调剂录取进了他本人并不称心的专业。虽然被提前录取了,但这位考生和他的家长殊无半分欢心。
类似情况每年都有个例,正所谓是“不填心有不甘,填了心有不安”。所以,志愿填报千万不能抱有“不填白不填”的认知,一定要前后联动分析,对着各批次志愿逐一叩问自己“万一真被录取,是不是比后面批次的可能录取结果更加满意”。
四是过于纠结。
有的考生和家长翻看专业目录,觉得这也挺好那也挺好,排布志愿的时候纠结于怎样填报才能更加“划算”。
比如一位接近580分的考生,按照往年位次推算可以“冲一冲”综合评价批次的A校、B校,但若填报D校会相对稳妥,并且可能录取理想专业。考生对D校相当满意,但家长认为本科提前批中还有更理想的C校,担心孩子在综合评价批次被D校录取后就失去了上C校的机会。全家纠结再三后决定综合评价批次只填A校、B校相关专业组,本科提前批次一志愿填报C校中意专业组。结果是综合评价批次与A校、B校擦肩而过,本科提前批次也未能冲刺成功C校,只能等待本科普通批次的投档录取。
这种现象其实比较普遍,如果不纠结,考生也许能够较早顺利录取自己满意的D校。接下来,如果本科普通批里能够录取同样满意的学校与专业,这份纠结没有副作用;但如果录取满意度还不如D校,那么这份纠结的结果就是得不偿失。
五是过于任性。
有的考生和家长对志愿填报方法理解有误,认为平行志愿无所谓先后次序,并不考虑投档的内在逻辑。
有位考生填报的本科普通批次志愿看上去像张“倒”着填的表,民办院校填在前面,公办院校填在后面,最后“守底”志愿是“双一流”大学;还有位考生的志愿表看上去杂乱无章、毫无逻辑,高分志愿后面紧跟低分志愿,然后又填到高分志愿,整张表上志愿连起来看高高低低、大起大伏。
如果说,所填志愿就是考生心中的真实排序,那也无可厚非,但大概率上可以认定是这位考生未明平行志愿就里,在糊里糊涂凭着感觉走。其最终收获极有可能是“录非所愿”,这也是对自己前途的不负责任。
上述分析只是数万名考生中的极端个例。总体上看,绝大部分考生都能准确理解政策,按照常规思路“出牌”。志愿填报是重要大事,“出奇兵”不如“讲套路”来得稳妥和安全。
友情 | |
---|---|
招办 | |
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