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人民大学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继续有序适度扩大国内本科招生规模,共录取内地学生3011人,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209所生源中学,录取港澳台学生48人。录取国际学生128人,涵盖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 学校大力锻造育人质量内核,本科生生源质量提升: 文科招生“稳进提质”,人文社科专业优势强劲,各省等量计划数录取分数线稳居全国前三,整体呈现“规模扩容与社会声誉提升”双优态势。 理科招生“突围前进”,理工科新锐专业报考热度持续升温,各省录取平均位次上升约300名,整体呈现“全面跃升、多点突破”的强劲势头,创近年最优表现。 强基计划“三重突破”,首次增加理工类招生专业数据计算及应用,首次开设竞赛生选拔赛道,首次高考出分前组织校考,参加校考人数、优质生源数量创历史新高,17个省份强基录取最高分生源位次较去年明显提升,实现规模与质量双跨越。 专项计划覆盖广泛,有利促进教育公平。新路引航专项计划录取130余人,覆盖专项资格中学110所。国家专项计划录取约300人,来自168个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174所中学。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高位引领”,13个拔尖班及9个创新班在各省份受到广泛关注,图灵计算机拔尖人才班、新时代经济学拔尖人才班、“涉外法治”创新人才班、“金融科技”创新人才班等多个项目吸引众多考生踊跃报考。 苏州智慧治理学院“首招惊艳”,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AI与智慧治理)专业招生伊始即实现高位开局,在相关省份理科提档线对应考生位次稳定在全国高校前列。因高分考生报考踊跃,实际录取规模较原计划扩容近一成。 中法学院“稳健拓展”,招生规模稳定增长,报考热度持续升温,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维持稳定,中外合作办学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持续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首次召开新时代人才培养大会后,系统推进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方法创新和路径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人大特色的新时代立德树人体系、求是学术训练体系、先锋社会实践体系和创新创造创业育人体系。 2025年学校全面升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体系,聚焦国家战略和社会急需,更有针对性、更有组织、更有计划超常规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精准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国际胜任力。 “新人大”,正以更开放的学科生态、更智慧的培养体系、更硬核的学习训练,为人大学子搭建贯通学术理想与时代使命的立交桥。 多维发力提质增效 持续提升学校办学形象 学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文化引领、智库建设、国际交流等领域成绩斐然,加速形成战略目标清晰、内生动力澎湃、治理体系先进、活力持续释放的新战略、新动能、新生态,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上走在前、树标杆,社会声誉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强化招生育人。录取通知书、招生宣传册深化价值传递,充分展现“新人大”发展图景;校领导领衔讲好人大故事,高考招生系列直播全景呈现新时代、新人大、新未来;名师大咖、育人模范、先锋榜样三支队伍百位名师深入全国百所重点中学开展讲座;“学长来了”2072名在校生深入856所中学宣讲1857场,精准服务考生选校需求。 招生氛围风清气正。2025年教育部严格规范各高校招生秩序,营造了良好的高考招生咨询环境。学校认真落实相关工作要求,坚持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贯穿招生全过程,始终坚守学校实事求是招生本色,确保公平公正阳光招生。 招生组队伍建设提质升级。2025年学校召开校级动员会、5场组长培训会及30余场分组行前会,深化对招生组“一对一”策略指导;建立“数据监测—策略调整—应急响应”闭环机制,招生就业处与各招生组沟通密切、精准支持;织密专项咨询宣传网络,深度融合校本部与苏州校区宣传资源,组建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艺术类招生三个专项咨询组队伍,实现各批次招生咨询全面覆盖。招生工作团队用真心、诚心、暖心,做好2025年招生志愿填报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