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当前位置:  > 高考要闻  > 高考动态 > +18!云南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将达45门

+18!云南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将达45门

编辑:高校招生考试网     所属栏目:高考动态     时间:2025-08-27

  8月21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了《关于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云南大学推荐的课程在“中央赛道”进行评审,《社区工作》《中华民族发展史》等18门课程拟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一流课程11门、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4门、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2门、线下课程1门。

  截至目前,学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总数将达45门,覆盖多个学科领域,充分彰显了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云南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本次入选的课程充分体现了云南大学的特色。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虚拟仿真实验课,将科技与民族文化实现了融合。在生态文明前沿领域,《普通生态学》《生态文明通识》等课程,满足了国家生态战略需求。在跨学科创新领域,《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实现了计算机与经管学科的交叉。在国际视野培养方面,《通用学术英语听说》《国际商务管理》等全英文课程持续增加。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流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建设是达成一流专业建设目标的支撑与基础。学校始终高度重视课程建设,不断紧密结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四新”建设,推动教育数字化深度融入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等环节,深化本科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自2019年教育部启动“双万计划”以来,云南大学课程建设成果显著:首批认定11门(2020年),第二批认定16门(2023年),第三批拟认定18门(2025年)。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认定,既是对云南大学现有课程建设成果的认可,更是对未来持续深化教学改革的激励。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积极发挥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注重推广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应用的优秀案例,带动全校课程质量的整体提升,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更加积极地投身教学改革与研究,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营销合作| 服务条款|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微信平台| 免责声明|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