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深地重大专项办公室公布2025年度立项评审结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作为牵头单位,成功获批5项重大项目,立项总数位列全国高校与科研院所前列。这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深地重大专项2024年启动成功获批5项后,在该领域再创佳绩,目前累计承担专项数已达10项。
本次获批的5个项目分别是:李亚林教授牵头负责的"西藏高原腹地盆-原转换过程及深部动力学"、袁顺达教授牵头负责的"南岭中西段中生代重大地质事件与锡多金属成矿"、戴紧根教授牵头负责的"新疆、西藏等典型地区蛇绿岩带天然氢气成因与探测评价"、谭捍东教授牵头负责的"关键矿集区深部找矿三维精细勘查与智能预测技术" 以及夏庆霖教授牵头负责的"人工智能矿产资源评价系统与靶区预测技术"。
"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作为我国"四深"(深地、深空、深海、深蓝)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项以"透视地球、探测资源、绿色利用"为三大战略目标,是我国"向地球深部进军"战略部署的核心科技计划。2025年公开项目全国优先支持11个研究方向,设65个指南任务(含1项"赛马制"任务)。该专项申报历经形式审查、答辩评审等多个流程,通过评审专家评议或审核论证择优立项。
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持续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注重国家深地重大项目的组织和实施,通过强化有组织科研和重大项目培育机制,不断加强对申报工作的重视力度和全流程管理。截止目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已连续两年领跑深地专项,进一步巩固和彰显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深地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充分展现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力的持续深耕和日渐蓬勃。
下一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将继续围绕"深地" 重大专项的组织、申报与实施,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提高项目的执行效能,不断联合顶尖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战略安全、推动高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关键支撑。
友情 | |
---|---|
招办 | |
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