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当前位置:  > 高考要闻  > 高考动态 > 心怀国之大者︱胡俊校长在电子科技大学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心怀国之大者︱胡俊校长在电子科技大学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编辑:高校招生考试网     所属栏目:高考动态     时间:2025-09-03

  9月2日,电子科技大学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清水河校区体育馆举行。成电迎来了1453名博士研究生、6795名硕士研究生,以及304名硕博留学生和383名中国电科集团课程代培班学员,共同开启人生新篇章。胡俊校长在致辞中围绕“心怀国之大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主题,以“布鞋院士”李小文等前辈为例,讲述了成电建校以来,在电子信息领域“为党分忧、为国担责”的生动案例,勉励同学们严谨治学、矢志创新,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在民族复兴征程中书写青春的精彩答卷。

  心怀国之大者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胡俊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2025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共同迎接1453名博士研究生、6795名硕士研究生,以及304名硕博留学生、383名中国电科集团课程代培班的同学来到电子科技大学。我代表全体师生,代表曹萍书记,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向一直以来关爱和陪伴你们的父母亲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不仅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还肩负着促进科技创新的使命。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为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立志民族复兴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现在,距离建成教育强国还有不到10年的时间。你们的成长将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你们的担当将与民族的复兴同频共振,你们的奋斗将与时代的潮流同向而行。

  在大家即将开启人生新篇章的时刻,我有几点期望,与大家共勉。

  一是扎根中国大地,把准科研方向。成电是在党中央关怀下建立起来的学校,“为党分忧、为国担责”是我们不变的责任。建校69年来,学校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从国内第一台全电子交换机、第一套光纤通信系统、第一代彩色电视制式标准,到开启功率器件全球新里程碑、引领太赫兹技术前沿新发展、电磁辐射控制材料突破“卡脖子”难题,成电人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科技创新的事业中、融入到为国担当的奋斗中,为国家科技、经济、国防等各项事业,特别是为民族电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踏上新征程,同学们要传承弘扬成电人的优良传统,把国家的需求作为自己的追求,在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奉献中,彰显出大情怀、大格局、大担当,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二是聚焦行业前沿,拓展全球视野。当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前沿技术和战略性产业突飞猛进,人类社会正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7月初召开的学校第十次党代会上,学校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电子信息领域全球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宏伟蓝图。研究生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最富有活力、最具创造力的青年群体,要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开阔的视野,关注行业前沿,融入全球创新格局,放眼世界、博采众长,在比较中学习,在对话中反思,在合作中超越,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践行者。

  三是坚持求真务实,培育严谨学风。科学是追求真理的崇高事业,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严谨务实的学风是每一名科研人员必须坚守的准则。建校以来,成电人始终将学问做在实处,用实践检验真知,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我们已故的校友、“布鞋院士”李小文教授,作为全球遥感研究领域最顶尖的科学家之一,他一生生活简朴、不求名利,严谨治学、潜心科研,做真学问、出真成果,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同学们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要始终坚守学术诚信的底线,珍视学术声誉,恪守科研伦理,强化社会责任,努力成为严谨治学的力行者、良好学风的维护者。

  四是锤炼坚韧品格,矢志原始创新。科研之路从无坦途,尤其是原始创新,往往意味着更长的时间周期、更高的失败风险和更大的不确定性。而真正突破性的成果,则诞生于长期的坚守、持续的积累和百折不挠的探索。成电人能够为国防智能化、信息化做出重要贡献,为我国陆、海、空、天系列装备提供云层中的“隐身衣”、电波中的“千里眼”、对抗中的“杀手锏”,靠的正是这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和“十年磨一剑”的执着。同学们要树立敢为人先的志向,努力追求原始创新,不急不短、不浮不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锻造强大的心理韧性和抗挫折能力,把每一次困难看作成长的阶梯,把每一次失败视为接近成功的信号,把科技创新的大旗插进“无人区”,成为国家科技事业的中流砥柱。

  五是增强团队精神,学会相互协作。纵观人类科技进步史,每一次技术飞跃的背后,不是一颗孤星的闪耀,而是整片星空的交相辉映。当今时代,创新与突破愈发依靠团队的智慧、集体的力量、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独木难成林,孤音不成章。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科研突击队,到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再到面向未来产业的创新联合体,我们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集体奋斗和团队协作。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科研中,要主动融入团队、真诚信任伙伴,学会倾听、懂得分享、乐于助人,在集体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合作中实现共同成长。

  同学们,“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你们正处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强国建设的接力棒已经传递到你们手中。愿你们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严谨治学中追求真理,在坚韧拼搏中实现突破,在相互成就中引领未来,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强国建设添砖加瓦。期待你们在成电书写下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答卷!

  最后,祝大家学有所成,身体健康,生活愉快!谢谢大家!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营销合作| 服务条款|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微信平台| 免责声明|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