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 砥砺奋进
勇立时代潮头 谱写青春华章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老师们、可敬的家长们,各位教官,线上的各界朋友和海内外校友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在此隆重举行镐京集团所属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办学成果展示暨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陕西服装工程学院董事会、校委会、党委会,向全体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一直以来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今天我们万众齐聚,共同开启人生的新篇章。这是意义非凡的美好时刻,是你们站在了梦想的新起点。同学们,人类因为教育而文明,国家因为教育而强大,经济因为教育而发展,科技因为教育而飞跃,家庭因为教育而富足,爱情因为教育而收获,世界因为教育而美好,学生因为教育而幸福,而你们正是这幸福中的一员。教育的高度在哪里,人类未来的高度就在哪里。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而你们就是照亮未来的那束光。为了追逐梦想,你们来到这里。你们和考上世界一流大学、国内知名高校的同学们相比,只有分数不一样,其他方面没有任何不一样,甚至还更为优秀。在我眼里,你们是最有希望、最具大智慧、最有成就的一群年轻人。你们眼中跳动的,是比秦岭云海更壮阔的求知渴望;你们脸上绽放的,是比长安牡丹更灿烂的自信光芒;你们心中奔涌的,是比黄河波涛更澎湃的报国热血。我看到的不仅是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庞,更是一颗颗即将点燃未来的火种。所以希望大家保持强大的自信心,用豪气壮志的底气、气度非凡的勇气开创更美好的未来。我在这里再次欢迎同学们!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目标,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与办学质量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而民办教育已经发展成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涌现出了众多具有国际水平民办大学,如西湖大学、福耀科技大学、东方理工大学等。六个学校当中,其中一个是民办学校,三个学生当中,其中一个是民办学校培养出来的。面临时代挑战与机遇,镐京集团所属高校将走出区别于当前传统公办与民办大学的第三条道路。我们兴办的大学要坚持以中国心、国际眼、世界脑,涵养大气、大格局、大视野、大境界,坚持以变革创新答好“时代之问”,面向未来办教育,推进学校全面转型,探索现代大学的未来形态、未来大学的创新形态,以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教育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著名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前副校长季羡林先生为纪念他的老师吴宓先生,生前嘱托我作为他的弟子,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精神,承其兴办教育、推进教育变革的愿望。于是,我怀揣教育报国之志,在西周王朝之都——镐京这片遗址的土地上,在西安这座丝绸之路起点的千年古都,在三秦大地这一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带领一批又一批的有识之士,开启了创办一流大学的梦想征程。我们的大学坚持“大学、大师、大楼、大气”四位一体,致力于培养眼里有光、肩上有责、心中有火、脑中有梦﹑浑身有劲﹑脚下有路、不负伟大时代的新时代有志青年。
回首过去,1994年,镐京集团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及中国民办教育大崛起的潮流,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创办了陕西服装工程学院。2004年,镐京集团又抢抓机遇,创新机制,与陕西科技大学合作举办了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三十多年来,镐京集团历经风雨,自强不息,克服了一系列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挫折,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磨难和煎熬。从思想空无到精神饱满,从一片砖瓦到高楼耸立,从寥寥学子到万人一堂,从一无所有到体系健全,从孤身奋战到众志成城,从身无分文到亿万投资,从备受质疑到充分肯定!从杂草到栋梁,从萧条到繁华,从冷眼到惊叹,从当初的一间教室,几名学生开始创业起步,到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三所现代化高校,五大校区,总占地两千余亩,汇聚了两万余名国家计划内统招在校大学生,校友二十余万人,有世界名校学者、海内外教授和博士、大国工匠、特才专才组成的两千多名强大的教职工阵容,现代化、高标准的仪器设备,园林式校园,固定资产三十多亿元。放眼当下,学校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与前瞻性,以强烈的使命感与创新精神,打破壁垒、重塑优势,全面激发发展新动能,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展望未来,镐京集团将把建设现代大学、培养未来人才的探索放在更大的教育生态中去考虑。用教育的理想实现理想的教育,用未来的教育实现教育的未来,践行幸福教育,享受教育幸福,打造集教育、科研、产业、创新、文化、生态于一体,产城校共生、融合、可持续发展的镐京教育新型大学生态,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强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同学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大潮奔涌而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再次行至历史的十字路口。身处创新变革的伟大时代,面对奔涌浩荡的数智浪潮,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当如何应对?是做观望者,还是做踏浪者?是随波逐流,还是引领方向?我们的答案是,把准时代脉搏,拥抱变革大潮,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乘势而上,大展宏图,敢于做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弄潮儿,做引领未来、奔涌向前、不负时代的开创者!
纵观世界,变革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回顾历史,无一不是勇于变革者赢。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世界,都是历经兴衰、在兴衰起伏中演变的。如果固步自封,满于现状,享受安逸,必定会在危机中沉沦,甚至淘汰。只有在变革浪潮中保持定力、坚定前行,方能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回望历史,世界文明的演进史,正是一部在变革中不断调整航向的壮阔史诗。地理大发现让敢于航向未知的西方国家赢得先机;工业革命为勇于创新的国家带来飞跃。反之,固步自封的奥斯曼帝国在变革浪潮中黯然失色,昔日的“日不落帝国”也因未能适应战后新秩序而渐失荣光。
中华民族的复兴征程,更是在磨难中不断奋起、在挑战中永续发展的壮丽史诗。秦朝一统天下,开创中央集权之先河;汉承秦制,奠定两千年治国基石。唐朝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成就盛唐气象;宋朝开创文治盛世,推动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然而,从1860年到1937年,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首都三次被外敌攻陷。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华儿女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情怀,留下“魂魄毅兮为鬼雄”的不朽篇章,写就“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史诗。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血与火交织的历史岁月中,革命先辈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至今仍散发耀眼光芒。漫漫征程,必然会遇到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同学们的人生征途也是如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教育的根是苦的,但果实是甜的,而你们必将是穿越风雨后最甜美的果实。希望大家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在新的历史机遇中更好实现个人价值。这是历史的传承,也是家国的呼唤,更应是当代青年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
在同学们即将开启人生新航程的重要时刻,我想提出三点期望以兹共勉,希望对你们的未来之路有所帮助。
第一,志存高远,提升锻造大格局大境界,在融入国家大局中锚定人生航向。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恒者行远,思者常新。在时代变革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应是旁观者,而应是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同学们,大家要把准历史方位,珍惜时代际遇,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主动承担起青年一代的使命任务,自觉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起磅礴的青春力量。
第二,坚韧奋进,培育拓展大视野大胸怀,在无畏风雨中锻造强大内核。前进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人生最大、最持久的挑战,也许就是如何面对挑战,唯有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才能穿越风浪、持续前行。希望同学们直面挑战不退缩,遭遇挫折不气馁,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和坚定不移的意志,展现青春最昂扬的姿态。这种无惧考验、勇毅前行的精神品质,正是大家应对未来一切不确定性的稳定内核和强大底气。
第三,求知勤学,探求钻研大学问大智慧,在潜心修学中积蓄前行力量。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才能积蓄青春远航的动力、储备人生搏击的能量。把时间放在读书上,成就了智慧,行动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心用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这是知识爆炸增长、快速迭代的时代,年轻一代要珍惜韶华,潜心读书,敏于求知,不负青春、不负期待,在日积月累中成就更好的自己,拥有更广阔、更丰富、更有价值的人生。
同学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你们正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踔厉奋发、勇毅前进的时代。希望你们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最后,祝愿同学们学业有成,幸福快乐!谢谢大家!
友情 | |
---|---|
招办 | |
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