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当前位置:  > 高考要闻  > 高考动态 > 以青春之我,赴山海之约︱校长杨春涛在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5年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以青春之我,赴山海之约︱校长杨春涛在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5年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编辑:高校招生考试网     所属栏目:高考动态     时间:2025-09-04

  编者按: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是新生开启大学生活的重要仪式。本文为校长杨春涛在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对全体新生表达了深切期望。他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重点分享了“沙海小郎中”艾乐松、“红色医心”鲁喀专项志愿支教团队师生以及“红色医生”柳吉忱、曲衍海等人的感人事迹,深刻阐释了学医、为医的意义。他鼓励同学们立鸿鹄之志,在这片山海之间珍惜时光、践行校训,以圆满完成军训任务为起点,开启大学阶段的崭新篇章。

  校长 杨春涛

  尊敬的吴振教导员、各位教官,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送爽,山海相迎。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共同见证来自全国14个省市的新同学开启崭新的人生篇章!在此,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全体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辛勤培育你们的家长、老师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山海有约,逐梦启航。同学们,你们从全国1335万考生中脱颖而出,相聚于此,不仅仅是选择了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是选择了一条传承中医药瑰宝、守护人民健康的崇高道路。从今天起,学校的办学史上将印下你们拼搏奋进的足迹,你们也将成为中医药事业未来的接棒人和传承者。

  学校地处神奇的北纬37度,南面昆嵛山,北向养马岛,东濒沁水河。养马岛被誉为“中国的马尔代夫”,是一处融合历史人文与生态美景的滨海桃源,不仅有金沙碧浪、秦风汉韵,更承载着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胶东红色文化。昆嵛山被誉为“海上仙山之祖”,不仅是道教全真派的发源地,更是一座天然的“中药宝库”,它和青岛崂山都是学校的校外实践基地,每年我们中药系的同学们都会去登山采药,两座山可以说是我们学校的“靠山”,也是你们最生动的课堂。牟平还是剿匪英雄杨子荣的故乡,是打响胶东抗战第一枪雷神庙的所在地。这里名医辈出,全真七子之一的马钰是一名擅长针灸的道医,他在此修道行医;著名的“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在这里起源,伤寒大家李克绍也是从这里走向全国。在这片土地上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文化的浸润和心灵的修行。同学们,你们选择的不仅是一所学校,更是一方文化的沃土、一片精神的原乡。希望你们在这片山海之间,既能读万卷书,也能行万里路;既能观海听涛,也能登高望远;既能涵养学术之深,也能拥抱天地之美,让梦想从这里起航,让眼界随山河而开阔。

  六十七年来,学校始终与中医药事业同频、与国家发展共振,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文化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中医药高等专科院校。学校建有烟台牟平与莱阳两个校区,设有中医学、中药学等21个专业,占地千余亩,藏书近百万,在校生近万人,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院校、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连续八年荣膺“省级文明单位”、连续四年获得“省级文明校园”。我们秉持“励志笃学、厚德济生”的校训,弘扬“团结、严谨、勤奋、奉献”的校风,倡导“勤学慎思、惟真惟新”的学风,融合红色革命文化与中医药文化,努力为每一位学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宽广的成长平台和温暖的学习环境,帮助大家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既脚踏实地、力学笃行,也心向远方、不负年华。

  同学们,大学是人生中最富可能、最具自由、也最值得珍惜的阶段。你们站在全新的起点,面前是广阔天地,脚下是万千路径。不知道是否思考过:学医为何,学医何为,学医的意义在哪里?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三个故事来解答这三个问题。

  第一个故事是今年两会期间,在全国政协会议 “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团中央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党委书记张朝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在新疆的和田,见到了一位来自山东的小伙子。他是当地团场第一位中医大夫,到南疆已经11年了。他曾经一个人撑起中医科和康复科。当地的老百姓很喜欢他,称呼他为‘沙海小郎中’”。这位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沙海小郎中”的留疆志愿者是我校2014届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艾乐松。好男儿志在四方,艾乐松用自己的青春、学识和行动,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深深扎根,将中医药的春风吹进了这个记录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进军和田的光辉历史的红色沃土上,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他先后荣获兵团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四十七团“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并被授予“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时代新人称号。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就是最美的诗和远方。成为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人,就是你们在大学里最应该努力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希望你们在大学期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把准学医航道,找准奋斗坐标,选择与祖国同频的志向,树立与时代共鸣的理想,坚定“为人民健康奋斗”的初心,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打下基础,为成为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人储备知识。

  第二个故事是今年8月初,在喀什开往西安的T270次列车上,我校针灸推拿与康复保健系“红色医心”鲁喀专项志愿支教团队的师生,凭借扎实的中医技艺,成功救治一名突发急病的维吾尔族老人,当时面对老人生命危急情况,宋翎玮老师沉着应对,通过中医把脉快速判断病证。在她的指导下,麦迪娜依同学精准按压老人关键穴位。经过三分钟的抢救,老人成功获救。“三分钟化险为夷”,这种能力绝非偶然,这源于日常扎实的专业训练和临床积累,更源于我校多年来始终坚守的“德技并修”育人理念——我们始终坚信,合格的医者既要“技高”,更要“品优”。 麦迪娜依她们以仁心妙术生动诠释了“励志笃学,厚德济生”的校训精神!这也告诉我们:专业能力是基石,没有过硬的技术,“救死扶伤” 便只是空谈;人文关怀是灵魂,少了对生命的敬畏与善意,医术再高也难有温度;社会责任是方向,忘记了“为谁行医” 的初心,便会在前行中迷失;而中医药,这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正是我们区别于他人、立足于世的 “法宝”。 德馨于行、技精于勤,希望你们在校期间要厚植济世情怀,筑牢专业根基,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勤学知识,苦练技能,让“励志笃学”的信念支撑前行脚步,让“厚德济生”的初心温暖万千生命!

  第三个故事是一名老中医的故事。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后天将举行大阅兵。在八十多年前,有一位红色医生化名“罗林”,以教师和医生身份为掩护开展抗日活动,开设“济生药房”为八路军伤员疗伤,用针灸、草药等简易疗法解决战时医药匮乏难题。他就是我们胶东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胶东柳氏医派的创始人--柳吉忱。柳先生在1960年的时候给我校学生上过《伤寒学》,他培养的弟子多成为胶东地区中医的骨干力量,有的甚至参与我校的创办,为区域中医发展播下火种。青年时期,他被晚清儒医李兰逊收为弟子并赐号“济生”,从此他就确立“以医济世”的终身志向,一生以“济世活人”为己任,抗战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医可救国”的力量,也塑造了其医学实践中“重疗效、轻名利”的平民特质。抗战时期,我们胶东地区涌现出一批红色医生,他们秉承着“医药报国”的使命与担当,主动投身于事关民族存亡的抗战之中,凭借精湛医术、非凡智慧、高超本领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彰显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强烈历史责任。我们有位已离世的老专家叫曲衍海,他是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他1940年入党,在入党理由处写下: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我们学校离休老干部中有13名在抗战时期参加革命,这是一段非常珍贵的历史记忆,也是我们学校的红色基因。他们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投身革命事业,用行动践行了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以医救国、以医报国、以医济生,这才是我们学医的价值和意义! 学医就应该为祖国繁荣昌盛保驾,为人民生命健康护航;学医就是把治好病、救活人作为天职,把“大医精诚”作为奋斗目标,把个人价值融入崇高的卫生健康事业中去。医学是很神圣、很光荣的事业,也是很艰难、很辛苦的事业。选择医学,就是选择责任和奉献。有句话说得好“努力之前,选择很重要;选择之后,努力很重要”。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未来的每一步都很关键, 每一天的每一步都很重要!祝愿你们医路精彩,医路生花,医路顺风!

  同学们,你们的大学生活如同眼前的这一条河、这一片海、这一座山、这一个岛,都是可亲可爱的,希望你们珍惜求学机会、珍爱成长过程、珍视同学情谊,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努力书写大学美好篇章,度过一个充实、温暖、无悔的大学生活。接下来,大家将迎来为期14天的军事训练。军训不仅是体能的锻炼,更是意志的磨砺、团队精神的培养。给我们担任军训任务的71217部队全体官兵,作风优良、军事过硬,能打胜仗,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英雄部队。希望同学们在军训中,严守纪律,服从指挥,以饱满的热情和顽强的毅力,挑战自己,战胜困难,圆满完成军训任务。

  最后,祝愿同学们军训顺利,生活快乐、学习进步!

  谢谢大家!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营销合作| 服务条款|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微信平台| 免责声明|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