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当前位置:  > 高考要闻  > 高考动态 > “新时代中国工艺美术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召开

“新时代中国工艺美术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召开

编辑:高校招生考试网     所属栏目:高考动态     时间:2025-09-24

  2025年9月19日至21日,“新时代中国工艺美术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工艺美术学院教育委员会组织,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人文艺术学院、现代手工艺术学院承办。会议聚焦工艺美术在技术革新与媒介迭代背景下的形态嬗变、审美范式与消费机制转型、当代转化路径等时代议题,探讨中国工艺美术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策略,旨在为传统工艺美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学术支撑。

  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专家有: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处二级调研员矫立峰;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原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杭间;苏州大学卓越人才特聘教授、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李超德;东南大学二级教授、东南大学中国艺术发展评价研究院院长甘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艺研究》杂志主编李修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教授、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金江波;湖北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时尚艺术学院教授李海兵;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艺术学研究》杂志主编孙晓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杂志副主编高舒;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当代工艺美术发展与评论研究中心主任姜坤鹏。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晓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董占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韩文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党委(学院)办公室主任弭友海;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处长、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殷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徐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合作发展处处长、教授、工业设计学院院长张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任谢元副教授。

  会议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处长、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殷波教授主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晓娟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王晓娟强调: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是全国独立设置的院校中唯一的设计艺术大学,形成了“以设计学为主导、美术学为基础、相关学科为支撑、工艺美术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本次会议我校将广泛吸纳与会专家的真知灼见,进一步强化学科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研创作与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处二级调研员矫立峰代表山东省教育厅致辞,充分肯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在工艺美术教育、科研与创作领域取得的成就,为山东省工艺美术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持续新动能。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潘鲁生教授发来书面致辞,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韩文涛代为宣读致辞,潘鲁生从“工艺美术非遗保护与经济驱动之间的考量”“工艺美术新技术与老手艺之间的考量”“工艺美术‘内向’教育与‘外向’传播的考量”等方面提出针对新语境的思考。

  本次研讨会聚焦于“技术—经济—政策—教育—传播”全链条研究框架。在9月20日上午的专家发言环节,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张爱红代表课题组,从学术观点、代表成果、下一步研究计划等方面,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成果与进展。杭间教授凭借宏阔的视野,对工艺美术在经济、政策、生活等不同文化引力场中所面临的价值抉择进行了深刻剖析,其思考具有显著的前瞻性与启发性。李超德教授运用形象的比喻,阐释了工艺美术与设计学之间的深层关联,引发了我们的深入思考。甘锋教授提出了“智能体与设计智能体”“设计的三重构:主体·过程·评价”等全新理念。孙晓霞研究员从艺术史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手工艺从实用到叙事的功能演变,为工艺美术的价值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张焱教授结合山东当地以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丰富实践,展示了工艺美术资源创新转化的具体途径,体现了课题研究的实践导向。

  在下午的专家发言中,金江波教授分享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培训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李海兵教授提出的“‘设计 +’理念下的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精准聚焦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人才,其思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姜坤鹏教授明确指出了构建工艺美术评论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且将其形象地喻为学科发展的“隐形骨架”,此观点切中关键、精准恰当。 高舒研究员借助个案研究,从中国乐器行业的视角入手,生动地展现了艺术与行业中的文化基因和生活智慧。任谢元副教授通过梳理历史资料,以“产业”视角审视合作化时期的工艺美术发展,为当下的策略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借鉴。

  学术主持李修建研究员、殷波教授、徐磊教授针对嘉宾发言,从学术层面进行了深入点评,指出当前工艺美术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会议最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董占军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评价了本次研讨会取得的成果,并呼吁与会专家继续关注和支持中国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共同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深度融合。董占军强调:一是要紧紧围绕“工艺美术”和“设计”的主线,在坚守中华文明根脉的同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二是要充分应对数字智能技术的挑战,将其转化为发展的新动能;三是要做好研讨会成果总结,形成研究档案,为后续研究提供详实的参考依据。

  研讨会结束后,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校内的潘鲁生民艺博物馆及手工艺实验室,深入了解学校在传统工艺保护与创新方面的最新成果。这些展示不仅体现了学校在工艺美术研究领域的深厚积淀,也展现了其面向未来的积极探索。参观过程中,专家们对学校的实践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合作机会,共同推动中国工艺美术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会议气氛热烈,与会专家各抒己见,围绕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技术革新对工艺美术的影响等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不仅深化了学术界对新时代工艺美术高质量发展的理解,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产业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营销合作| 服务条款|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微信平台| 免责声明|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