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上午,第23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上海开幕,国务委员谌贻琴以视频方式发表致辞并宣布开幕。安德烈·海姆教授受邀出席开幕式,并以西北工业大学名誉教授身份作为首位嘉宾代表发言。
在第23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陕西行开幕式上,举办了西北工业大学名誉教授聘任仪式。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岳晓奎为安德烈·海姆教授颁发西北工业大学名誉教授聘书并佩戴校徽。
在翱翔学生活动中心,安德烈·海姆教授为一千余名师生带来了题为《神奇材料-石墨烯等》的专题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安德烈·海姆教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生动阐释了二维材料独特的物理性质、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及当前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报告会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涉及二维材料的奇特性质,利用AI工具预测新材料,更巧妙的实验设计,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核心能力,以及科研灵感的来源等问题。安德烈·海姆教授一一耐心解答并与大家积极互动。通过与诺奖得主零距离的交流互动,更加激发了同学们对神奇材料和未知领域的强烈好奇与探究热情。
在国际会议中心,安德烈·海姆教授与我校青年教师代表亲切座谈。座谈会上,他与青年教师深入探讨了石墨烯工业化生产应用,以及二维材料产业化应用前景等。同时鼓励我校青年教师保持对教学和科研的热情,在各自领域持续深耕。
在金属高性能增材制造与创新设计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安德烈·海姆教授就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科学问题以及技术新路径,与我校科研团队进行交流。
在启真楼的铸剑空间,安德烈·海姆教授做客铸剑班翱翔名家“零距离”辅导计划,与铸剑班40余名学生代表座谈。会议中,安德烈·海姆教授畅谈了团队发现石墨烯的这段经历。2004年,他们通过“胶带游戏”,用普通透明胶带反复粘贴石墨片,成功剥离出了仅有一个原子厚的石墨烯。交流中,安德烈·海姆教授鼓励同学们要“保持孩童般的好奇心”,鼓励大家要关注身边看似微小的新奇现象,要勇于探索新的领域。
拓展资料:
安德烈・海姆(Andre K. Geim)教授,1958年出生,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
安德烈・海姆教授深耕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研究领域,在石墨烯及相关材料的发现与应用探索中取得开创性成就。2004年,他与学生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看似“简陋”的胶带剥离法,率先从石墨中分离出仅一个原子厚度的石墨烯材料,并系统性开展其电学、光学性质研究,首次发现石墨烯中的载流子具有二维狄拉克费米子特性,证实了半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室温量子霍尔效应等新奇物理现象。这一发现打破了 “二维材料无法稳定存在” 的传统理论认知,直接开辟了二维原子晶体研究这一全新领域。
此后,安德烈・海姆教授持续深耕该方向,不仅拓展了其他二维原子晶体的研究,还引领探索其在分子分离、离子传导等领域的应用,并开创了基于二维原子晶体的范德瓦尔斯异质结构材料新方向,带动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潮。
| 友情 | |
|---|---|
| 招办 | |
| 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