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录取原则
新高考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的录取原则,旨在确保录取过程的公平、公正与高效。
二、录取顺序
新高考录取顺序依次是本科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提前批和专科批。
三、具体流程
分数优先:在同一批次和阶段,高考总分较高的考生将先于总分较低的考生被投档。即按照考生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高分考生优先被检索和投档。
遵循志愿:考生所填报的院校志愿具有逻辑顺序,计算机会按照考生填报的顺序依次检索。考生应将最想上的学校和专业放在志愿序列的前面,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一次投档:省考试院会在正式投档前进行多次模拟投档,以确保无误。一旦正式投档,就不会再补充投档。只有在院校未录满的情况下,才会组织征集志愿。因此,考生需慎重选择志愿,避免错失录取机会。
四、投档规则
与改革前不同,新高考的考生档案从投档到院校变为投档到院校专业组。这意味着在投档时,会考虑考生所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及其内部的专业志愿。
服从调剂从在高校同一科类招生专业范围内进行调剂变为只能在同一院校专业组的招生专业范围内进行调剂,不能调剂到其他院校专业组。这一变化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更加精准地选择院校专业组及其内部的专业。
五、特殊情况处理
当报考同一志愿录取总成绩相同的考生人数大于该志愿计划余额时,将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选考三科总成绩(美术类依次比较美术统考、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选考三科总成绩),对单项成绩高者进行投档,直至完成该志愿招生计划,单项成绩均相同的同时投档。
高考录取期间需重点关注以下事项,避免因疏漏影响录取结果。
首先,实时跟踪录取进程。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官方APP等渠道,及时查询档案状态(自由可投、已投档、院校在阅、预录取、录取等),了解所在批次的录取日程安排,避免错过征集志愿等关键时间节点。例如本科批录取结束后,未被录取的考生需在规定1-2天内完成征集志愿填报,逾期无法补报。
其次,保持通讯畅通。录取期间,院校可能因专业调剂、资格审核等事宜电话联系考生,务必保持报名时填写的手机号畅通,避免关机或拒接陌生来电。部分院校会通过短信发送录取通知或确认信息,需及时查看并按要求回复。
再者,警惕诈骗信息。录取通知书由邮政EMS寄送,不会通过微信、QQ等非官方渠道发放,且不存在“花钱改分”“内部指标”等操作。收到通知书后,可通过省考试院官网验证真伪,核对院校名称、专业等信息是否与录取结果一致。
此外,做好退档应对准备。若档案状态显示“退档”,需及时查看退档原因(如分数不够、不服从调剂等),若符合征集志愿条件,可针对性填报缺额院校;若未被任何批次录取,需关注高职(专科)批或后续补录机会,避免错失升学可能。
最后,妥善保管相关材料。录取通知书、准考证、身份证等需妥善保存,入学时需凭这些材料办理报到手续,部分院校还要求提交档案、党团组织关系证明等,需提前按要求准备。
友情 | |
---|---|
招办 | |
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