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当前位置:  > 高考要闻  > 高考动态 > 扎根西部沃土,绽放青春芳华︱内蒙古农业大学校长刘永斌在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扎根西部沃土,绽放青春芳华︱内蒙古农业大学校长刘永斌在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编辑:高校招生考试网     所属栏目:高考动态     时间:2025-08-26

  扎根西部沃土,绽放青春芳华——校长刘永斌在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扎根西部沃土 绽放青春芳华

  党委副书记、校长 刘永斌

  老师们、同学们,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值此草原最美时节,我们相聚在塞外青城,隆重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从五湖四海奔赴而来的13240名新同学,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祝贺!祝贺你们,加入这座73载薪火相传的学术殿堂,成为奔腾向前的新生力量!

  同学们,踏入农大,你们即将开启的,是一场与土地对话、与自然共生、与时代同频的成长之旅。站在这个崭新的起点,我想请大家共同思考三个问题:我们是谁?我们将成为谁?我们如何淬炼自我、成就未来?

  我们是谁:扎根北疆,实力筑梦的坚实脊梁

  1952年,在新中国百业待兴、北疆建设如火如荼之际,我们的前辈就已胸怀“教民稼穑、振兴牧区”之志,扎根于此,开创了内蒙古本科高等教育的先河。首任院长高布泽博由毛泽东主席亲自任命,这份荣耀至今仍激励我们砥砺前行。如今,学校已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并连续三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评价,办学实力与贡献获得国家高度认可。

  我们的学科实力强劲:3个学科持续稳定在ESI全球排名前1%,草学学科在第五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斩获“A”档,实现了自治区在该领域的历史性突破。我们的科研“硬核”更为突出:张和平教授团队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乳酸菌技术以2000万元成功转化。2024年获批“旱区水工程生态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李金泉教授团队培育的“杜蒙羊”,填补了我国牧区与半农半牧区无专用肉羊品种的空白;齐景伟教授团队首创的“云畜牧”平台,赋能传统畜牧业智慧升级。近年来,学校科研经费总额突破16.5亿元,授权专利1600余项,2024年度科研经费更超4.5亿元,科研动能汹涌澎湃。我们的创新创业成果丰硕: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累计荣获金奖3项。这些沉甸甸的成果,是农大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动实践,是以科技智慧落实“五大任务”的坚实承诺,更是服务自治区“闯新路、进中游”战略的核心支撑。

  73年来,26万余名学子从这里走向广阔天地,在农牧林水草乳沙等领域成就非凡。从勇攀科学高峰的两院院士康乐、张涌,到引领产业变革的企业家潘刚、王召明;从扎根一线、无私奉献的楷模于海俊、王秀芝,到无数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业绩的广大校友——他们共同以“农大牌”的硬核实力和家国情怀,在祖国北疆和华夏大地上镌刻下服务国家和自治区的深深印记。

  同学们,你们踏入的不仅是一所大学,更是一所扎根北疆、贡献卓著的高水平学术殿堂!这里,将是你们种下理想、书写青春的新起点,实现梦想、收获未来的新航向。

  我们将成为谁:奔赴时代,践行国之大者的新锐力量

  同学们,或许曾有人疑惑:“选择农业大学,是否就意味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我想告诉大家:今天的农业,早已告别传统意义上的“锄头与麦穗”,正全速迈入“智慧与科技”的新纪元!也许还有人调侃学农“土”,但我们要自信地回应:此“土”乃厚土——是胸怀乡土、扎根大地的深沉情怀;此“土”乃热土——是关乎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国之大者”的战略要地!

  内蒙古这片辽阔大地,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国家名副其实的“粮仓、肉库、奶罐、绒都”。这里的每一寸草原、每一片田野、每一座牧场,都紧紧连接着国家的饭碗与民族的未来。而我们内蒙古农业大学,正是守护这座绿色北疆、赋能现代农牧业的“先锋力量”!

  近年来,我校研发的“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已成功让超过300万亩草场重现绿意;我校学子深入乌兰察布,通过藜麦深加工项目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把论文真正写在了大地上;我们的乳酸菌和牧草技术突破,更成功转化应用于产业一线……这些都彰显了我们农大人的智慧奉献与使命担当!

  未来,当你在实验室里攻克盐碱地治理难题,你就是在守护“中国人的饭碗装中国粮”;当你利用大数据、无人机技术智慧放牧,你就是在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北疆篇章;当你投身畜禽遗传育种、草种业创新、智能农机研发,你就是在为国家“种业振兴”和“农业强国”战略注入新兴力量!

  同学们,你们所选择的,不是别人口中的“冷门”,而是一条响应时代召唤、服务产业需求的“黄金赛道”!读草业科学,是为万里北疆编织绿色生态屏障;学动物科学,是为百姓优质蛋白供应保驾护航;攻农业人工智能,是为传统农牧业植入“智能芯片”。在这里,你们将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是面向未来的能力、胸怀天下的视野、扎根土地的情怀。期待你们,成为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新农人”,成为奔赴时代、践行国之大者的新锐力量!

  我们如何成就:淬炼实战,在砺学教行中书写青春答卷

  同学们,大学不是青春的“舒适区”,而是人生的“训练场”。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要“自找苦吃”,这正是农大人的精神底色。

  一要“吃学习的苦”,沉心钻研,练就过硬专业本领。大学之学,贵在自主、重在自律。你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在实验台前、实训场上、项目实践中锻炼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图书馆的深夜灯火、实验室的仪器微光、试验田的禾苗新绿,都将见证你们从知识接受者向问题解决者的转变。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难题和挑战,这时就需要你们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面对复杂的理论公式,不要轻易放弃,反复推导直至完全理解;面对实验中的失败,不要气馁,仔细分析原因重新再来。同时,要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关注学科前沿动态,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你们将逐渐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挑战,成为所在领域的行家里手,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

  二要“吃实践的苦”,双脚沾泥,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农大人从来不尚空谈、唯凭实干。你们会遇见像“麦田守望者”一样深耕作物的农学人,像“马背医生”一样奔赴牧区的兽医人,像“乳酸菌猎人”一样执着探索的食品人——他们身体力行传承着“论文写在大地,成果留在万家”的农大精神。沙漠治理团队历经37次失败终获抗逆植物筛选突破,农牧交错带生态修复技术让百万亩草地重焕生机……这些都不是坐在教室里就能学会的。学校建有61个科技小院、78个乡村振兴服务站点和多个创新工场,是你们“升级战力”、对接产业一线的主战场,正等待你们走进,去服务、去发现、去创造。

  三要“吃成长的苦”,磨砺心志,在人格塑造中追求全面发展。大学阶段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价值观形成、人格成熟的关键时期。请警惕那些消磨意志的“舒适陷阱”——别让被窝困住清晨的理想,别让屏幕占据本该奔跑的时光,别让游戏虚拟替代现实世界的拼搏。同学们,真正的“酷”,从不是躺平的“佛系”,而是奋斗的“高光”;从不是在虚拟世界“称霸”,而是在现实之中“破浪”!愿你们积极参与集体事务,在团队中学会合作与担当;勇敢面对挫折失败,在逆境中锤炼韧性与坚强。

  同学们,你们正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在人生成长的黄金期,恰逢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是我们服务国家、贡献北疆的总方向,也为你们施展抱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你们今日的选择,正当其时;你们的未来,将无比荣光!

  同学们,学校期待你们,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的“小目标”融入国家的“大蓝图”,将学业和未来紧紧联系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浪潮之中。用你们的专业,守护国家的“粮袋、奶罐、肉盘”;用你们的智慧,守护好内蒙古这片辽阔草原的绿水青山。

  同学们,开学典礼后,将立即开启军训生活,军训是你们的第一课。这堂课,训的是纪律!练的是意志!育的是品格!铸的是担当!你们将学会服从,懂得坚持,理解团结,心系家国。汗水,会淬炼你们的筋骨。口号,将凝聚集体的力量。请记住:此刻的艰辛,终将成就明天的强大。

  愿你们在这片沃土上,深深扎根、茁壮成长,最终奔涌入海,成就属于自己的壮阔人生!

  谢谢大家!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营销合作| 服务条款|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微信平台| 免责声明|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