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考试网 -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平台。提供高招咨询、院校招生计划、志愿、复习、专业、分数线等服务!  微信 微博 

高校招生考试网|高考信息门户网站-高校招生考试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 首页

  • 高考要闻

    • 高考动态
    • 高考政策
  • 招生简章

  • 高考志愿

    • 志愿报考指导
    • 加分政策
    • 专业与就业
    • 高考大纲
  • 民办高校

  • 独立学院

  • 高职高专

  • 中外合作

  • 军事院校

  • 艺术院校

  • 高考复习

    • 高考语文
    • 高考数学
    • 高考英语
    • 高考物理
    • 高考化学
    • 高考生物
    • 高考政治
    • 高考历史
    • 高考地理
    • 高考经验
  • 高考家长圈

    • 营养健康
    • 考生心理
    • 家有考生
    • 高考故事
  • 地方分站

    • 北京分站
    • 天津分站
    • 河北分站
    • 山西分站
    • 内蒙古分站
    • 辽宁分站
    • 吉林分站
    • 黑龙江分站
    • 上海分站
    • 江苏分站
    • 浙江分站
    • 安徽分站
    • 福建分站
    • 江西分站
    • 山东分站
    • 河南分站
    • 湖北分站
    • 湖南分站
    • 广东分站
    • 广西分站
    • 海南分站
    • 重庆分站
    • 四川分站
    • 贵州分站
    • 云南分站
    • 西藏分站
    • 陕西分站
    • 甘肃分站
    • 青海分站
    • 宁夏分站
    • 新疆分站
    • 华北地区
当前位置:  > 高考家长圈  > 考生心理 > 中高考减压很重要,心态决定一切
微信二维码

热点排行

  • 高三学生很迷茫没斗志怎么办 怎么调整情绪
  • 高三生的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 如何调节心态
  • 高三学子该怎么调节压力 考前怎么舒缓心情
  • 高三生怎么调整心态 有哪些缓解紧张的方法
  • 高三学生焦虑怎么疏导 如何缓解紧张情绪
  • 高三后期怎么调整心态 如何应对考试
  • 高三学生焦虑厌学心理如何缓解 如何克服厌学心理
  • 高三学生没学习动力怎么办 有什么解决办法
  • 高考前压力大失眠焦虑怎么办 有什么改善方法
  • 高三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哪些 心理疏导如何进行
  • 高三释放压力的办法 怎么缓解高考压力
  • 高考考生如何减压 怎么释放压力
  • 高三生如何减压调节 怎么缓解心理压力
  • 高考怎么减压 高三减压办法
  • 高三调节心态怎么办 有哪些方法
  • 高考调节情绪状态的方法 如何放松心情

中高考减压很重要,心态决定一切

作者:高校招生考试网     所属栏目:考生心理     时间:2019-05-20

   马上高考了,估计众考生都会越来越紧张,不过紧张也没用,该来的还得面对,缓解压力,好的心态很重要例如:

 

     一考不再定终身家长要有自己的生活

  “你要是考不上好学校,一辈子就完了,以后就没有好生活了。”这样的话,作为家长,你是否说过?
  “人生的路还很长,准备中高考的孩子还在起步,我们并不能把孩子的一生拘泥在一次考试上。有时候孩子的焦虑,实际上是家长焦虑的反射。每次家长的唠叨和叮嘱,都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你一定要考好,否则对不起我们的付出。正因为在这种一切以考生为主的氛围中,很多家长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旋律,家庭关系莫名变得紧张。”如何让孩子自在应考?成国萍的建议扎实有效各自拥有自己的生活。
  考前焦虑的弥漫除了孩子自己的压力,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长。成国萍提醒广大家长在生活中不要一切以孩子为主,也不要事无巨细都以孩子的意愿为第一位,家长不要为备考失去了自己的生活节奏,该散步就去散步,该工作就去工作,切莫在备考的紧张中失去了自己。如果孩子身边整天是围着转的家长,他们也会变得更加烦躁和不安,不妨给彼此一个空间,让家里的氛围变得轻松一些。
  这段时间,家长和孩子如何沟通?鼓励。成国萍表示,家长也有脆弱的一面,孩子表达出来的自信和鼓励会让家长安心,家长发现孩子长大了,会慢慢释放心中的焦虑,家庭气氛也会正常、自在起来。
  此外,大家还应转变成才观念,上高中、上大学并非惟一的出路,大学生是人才,高级技工也是人才。认识到“考上最好、考不上仍有路”,就不会再为考试结果而心烦意乱。
  避开难题怪题,对考前焦虑不要“谈虎色变”
  恐惧、焦虑、紧张,备考过程中出现这些情绪在所难免。成国萍提醒广大家长,心态和情绪能够影响考试成绩的正常发挥,每年有人失利,也有“黑马”出现,反映在考试成绩上会有30分左右的差别。因而,冲刺阶段乃至应考期间的心态特别重要。中高考不是考你掌握了多少,而是考你表现出了多少!
  在影响中高考成绩的众多因素中,学习基础的重要性居第四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居第三位,考前心态的重要性居第二位,而考场心态的重要性居第一位。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中高考往往考的是谁的心态更好。在考试中,不丢分就是得分;在心态上,不自信就是失分。
  在临考前几天,有些考生只注重知识上的准备,而忽视了心理上的调整,导致考试时因为过于紧张,缺乏良好的心理状态,惨遭“滑铁卢”。还有些考生不断地找不会的题目做,继续挖深题怪题,弄得自己连平时会做的题目也不会了,出现恶性循环。
  6大心理问题影响考试
  心理学家根据多年的观察,发现考前学生会出现6种心理问题
  1.时常焦虑对考试的担心
  考试焦虑的一个主要表现是对考试的担心。一些学生会出现记忆力差、学习效率低、心跳加速、顾虑过多,食欲不振等情况,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白天困倦而晚上又失眠多梦,个别女生还会出现生理周期异常等。
  2.考前怯场对考试的恐惧
  越到考试时越对考试恐惧,总问自己“我考不好怎么办?”这样会导致考生无法安心学习。
  3.考场慌乱出现克拉克现象
  克拉克是澳大利亚著名的长跑健将,1963年1968年先后17次打破世界记录,却两次参加奥运会失利,原因在于压力太大,导致赛时水平失衡。许多考生一到考场便心慌胸闷、手足出汗、注意力涣散、心烦意乱,出考场后什么都明白了,这就是考场慌乱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克拉克现象”。
  4.考后自责
  对成败的错误归因
  考试没考好,许多同学遇到一些挫败就觉得愧对父母,甚至觉得人生真失败,自己活着都没什么意义了。其实,这种情绪不仅影响平时的学习,也影响考后的恢复。
  5.家庭压力
  父母的教育与期待
  父母的奉献很多,孩子也能感觉到父母的期待很高,自己又觉得完不成父母的期望,这种即将到来的考试压力会让孩子不堪重负。
  6.人际敏感
  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人际敏感是指人在交往时表现出来的不自在感和孤立感,包括自卑感、懊恼、孤独等。为什么会有出现这种“别人都好,只有我自己糟”的感觉呢?多半是缺乏跟别人交流的结果。
  另外,追求完美、有受挫经验、好胜心强,都会导致考生焦虑增加。
  面对考试心态、物品、知识等都要有准备
  考试是平常的事;焦虑是自然的事;认真准备迎接挑战,树立考试成功的信心;以平和的心态迎接高考,越担心的事往往是有可能会发生;坚持到底,永不言弃;中高考不是考你掌握了多少,而是考你表现出了多少。如何科学备考?成国萍建议,考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准备。
  (一)树立考试必胜的信心
  快到考试时有些人会偶尔失眠,在考前的最后一晚,考生应该按平常的作息时间按时睡觉,不要太早也不宜太迟。实在难以入睡,就躺着休息。
  考生要保持平常心,把这次考试看作一次经历,不患得患失则有利于成功。自己喜欢的食物、喜欢听的音乐、喜欢的一句话都能带来信心。“今天我必须成功!”这类积极暗示和自我预言效应会有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
  (二)知识上的准备
  1、翻熟悉的课本,做经典习题
  保持有事情做的感觉,放松心态,保持手感,按照自己的实际水平制定复习计划,每天处于热身状态。
  2、演练考场经历,掌握应对策略
  题目太简单?要认真做。题目太难?别慌,别人也不会做。题目太多?着急也没用,不要光看别人。题目太少?不要得意忘形,一定要牢记“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怕难。”
  3、考前复习要有所侧重,特别是自己最薄弱的、经常出错的地方。
  4、考前10天宜看书不宜做题。
  考试前人的精神往往高度集中,理解力和记忆力在短期内急剧提高,考生应该加强记忆方面的知识,如政治、英语等,但也不可过度耗费精力。
  5、考前3天要适当浏览考过的试题,看看出错原因,适当做“热身题”,可以通过散步、和家人聊天、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做好考试的物质准备,如文具、准考证、换洗的衣物、考试中提神的香水等。可以适量运动、保持胃口(忌过度运动、防伤;忌大鱼大肉)。
  6、考前一天应遵循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熟悉考场,认真检查考试时所使用的准考证、文具等,随意翻阅一遍课本,听一些轻松欢快的音乐,严格按照平时的作息时间休息。
  应考有策略自我暗示先易后难
  如何在中高考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心理学家建议:
  1、科学用餐,及时到校。一般在进入考场前20分钟到达考点为宜。考生要穿自己最喜欢、最舒服的衣服,而不是新衣服。
  2、调整心态,沉着应考。在考前几分钟安静独处,不要再讨论知识上的问题,以免破坏自己胸有成竹的感觉,可以趴在桌子上休息会儿。
  3.浏览全卷,制定答题方案。
  拿到试卷先整体浏览一遍,对题目难度、题量、题型、答题要求、分值等做到心中有数,全局性安排答题时间。审清题意,细心答题。先易后难,合理分配时间。510分钟进行全面检查。
  4、考完一门放下一门。
  考完后立刻回家就餐休息,和父母达成默契,不讨论试题。晚上吃七分饱,想象明天的内容,进入甜蜜的梦乡。

相关新闻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宁夏理工(...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青海理工(...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甘肃理工(...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甘肃文史(...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陕西文史(...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陕西理工(...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西藏理工(...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云南理工(...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贵州理工(...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四川文史(...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四川理工(...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重庆历史类...
友情
  • 浙江高考

  • 上海高考

  • 辽宁高考

  • 北京高考

  • 高考招生

  • 高校招生考试网

  • 青海高考

  • 山东高考

  • 江苏高考

  • 黑龙江高考

  • 吉林高考

  • 内蒙古高考

  • 山西高考

  • 河北高考

  • 天津高考

  • 安徽高考

  • 福建高考

  • 湖南高考

  • 湖北高考

  • 河南高考

  • 江西高考

  • 云南高考

  • 四川高考

  • 重庆高考

  • 海南高考

  • 广西高考

  • 广东高考

  • 西藏高考

  • 陕西高考

  • 贵州高考

  • 甘肃高考

  • 宁夏高考

  • 新疆高考

  • 私立学校

招办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 宁夏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湖北

  • 湖南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福建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甘肃

  • 青海

  • 新疆

  • 西藏

媒体
  • 中国青年报

  • 北京晨报

  • 京华时报

  • 新京报

  • 重庆晨报

  • 华西都市报

  • 三晋都市报

  • 现代快报

  • 信息时报

  • 现代教育报

  • 新文化报

  • 齐鲁晚报

  • 新消息报

  • 南方都市报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营销合作| 服务条款|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微信平台|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0-2021 高校招生考试网 www.gxzsks.org  版权所有 为高考考生提供高校资讯及高校招生信息!

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平台。提供高招咨询,院校信息、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志愿填报、复习指导、专业介绍、分数线以及招生名单公示等服务。

中国高校招生考试网所有资料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京公网安备 110116020009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