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当前位置:  > 高考要闻  > 高考动态 > 首届基础教育阶段智能外语教育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首届基础教育阶段智能外语教育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编辑:高校招生考试网     所属栏目:高考动态     时间:2025-07-22

  7月11日至13日,“新课程·新教材·新技术——首届基础教育阶段智能外语教育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主办,人民教育出版社协办,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及《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期刊支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领域,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教学正经历从“工具赋能”到“生态重构”的变革。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课程、教材和教学体系智能化升级,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构建“人工智能+X”新型教育生态。本论坛汇聚了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育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教育技术企业等各方力量,通过专家主旨报告、院长专题研讨、教研员专题研讨、教材主编论坛及平行工作坊,全方位聚焦智能技术与外语教育的融合创新,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助力教师落实新课标要求用好新教材,探索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实现基础阶段外语教育的提质增效。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致欢迎词。他提到,对基础阶段外语教育的生态而言,智能外语教育是推动新时代外语教育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跨越的助推器,承载着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使命。华东师范大学以“引领学习变革,智创教育未来”为使命,积极推动教育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立足外语学院,不断推动“外语教育”向“智能外语教育”方向转型,在教学实验、语料库建设、教材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智能外语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地。他强调,教育者应正确处理技术导向与价值导向、技术发展速度与教育内在节奏、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推动形成有温度、有深度、有意义的智能外语教育新生态。期待本届论坛可以成为基础教育智能外语教育的新起点,为基础教育在智能时代中找准外语教育坐标、破解“提质增效”时代命题注入强劲动能。

  “‘新’是此次论坛的最大特色”,论坛策划人、华东师大外语学院院长杨延宁强调:“实际上,外语教育和人工智能是双向赋能的,‘平视’技术可以为我们开展好外语教学与研究提供更多可能性,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可以从理论前沿、实践指导与技术赋能等方面为中小学一线研究者和教师拓展更多思路,也为外语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学理支撑。”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外语基础教育?当代中小学外语教师应提升哪些素养?在主旨报告环节,来自教育界、出版界的专家学者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新质教育在兴起,外语智能化教育势在必行。”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祝智庭在主旨报告《数智赋能外语新质教育的实践方略》中提到,智慧教育是通过人机协同作用,以创变教学过程与促进学习者美好发展的未来教育范式,具有持续发展的属性。他强调,新时代外语教师要做“文化人”,不做“工具人”,要从培养新质人才的目标出发,利用AI大模型等技术不断赋能外语教学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程晓堂在主旨报告《借助语料库提高英语教材中语言的真实性》中探讨了如何借助语料库提高英语教材中语言的真实性。面对当前部分教材的语言参照过时的语法,与现实脱节等问题,他认为计算机语料库技术可通过海量真实数据,检验并优化教材中的语言材料,确保学生学到的是更真实、地道的英语,从而弥合课堂所学与现实所用的差距。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梅德明在报告《想法与算法的道与术》中,探讨了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本质关系,认为在智能时代,外语教育应树立思想铸魂、技术赋能的观念,建立一种道术兼备、以道统术的课程观与方法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龚亚夫分析了AI时代中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新课程改革与技术发展的双重挑战。他强调,未来外语教师需要掌握三大关键知识与能力:一是如何通过外语教育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二是对语言习得规律与教学原则的深刻理解;三是掌握教学设计并能有效运用AI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知识。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及人教社PEP英语教材副主编马剑辉阐述了英语教材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核心作用。他以人教版新教材为例,介绍了教材如何以主题为引领,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实现结构化、情景化设计,将学科育人目标融入其中。报告还探讨了如何借助数字技术赋能教材的编写、研究和教学服务。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杨延宁认为,语言研究与教学对人工智能的进步有独特贡献,他聚焦人工智能算法优化,从语言研究与教学的角度分析人工智能算法中的各种缺陷,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会上,华东师大外语学院教育技术中心还重磅发布智能教育产品“AI英语GO”,该程序目前已在华东师大全校范围内应用,取得良好成效。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与校外企业合作探索外语智能化教学新样态,在外语智能教育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走在全国前列。学院智慧外语教育教学实验中心首次入选2024年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合人民教育出版社,建成国内首个覆盖中小学全学段、贯通建国至今各时期外语教材的570万字符超大型语料库,并基于该语料库,创新教材研究范式。

  在平行交流环节,来自4所高校的外语学院院长将基于实践探索,围绕师范生“4+2”培养与智能教育生态构建开展热烈研讨。在“智能外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优化”“数智赋能外语课堂新样态”“数智技术赋能外语教材使用、教学评价、学习策略提升”“智能外语教育与传统教学方法的融合路径”“数智技术在外语教学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智能外语教育研究师范生专场”等6个平行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主题提供了具体答案。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营销合作| 服务条款|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微信平台| 免责声明|
怀柔网站建设